临水夫人陈十四比妈祖还早的保护神道教文化中的修行智慧静心不动如山诗句中的她
福建古田临水宫中,除了妈祖外,还有一位早在唐代就已被广泛信仰的女神——陈十四。她的故事和影响力,在东南沿海、东南亚地区至今依然不减。
陈十四原名为闽县下渡人,她生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正月十四日夜,即命名为陈十四;卒于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终年24岁。她聪慧灵异,从14岁开始上闾山学法,精通天文、地理、武术、医术。后来,她奔走各地,一路斩妖除恶、驱瘟除疫、祈雨禳灾,并深受百姓爱戴与敬仰。在她24岁时,为拯救黎民百姓于大旱之中,不顾怀孕决意行罡做法,最终因流血过多而身亡,但留下誓言:“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于产难”。民众感其恩德,将其立庙祀之。
随着朝廷封号的增加,陈十四由地方神升格为国家神,其尊称也逐渐丰富,如顺懿夫人、慈济夫人等。由于得到朝廷认可和赐封,她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呼,如陳靖姑、小娘、大奶夫人等。
以“昭惠慈济”、“扶危解厄”、“赐麟送子”、“保赤佑童”等灵应著称,她是集儒释道巫四教合一的多重信仰女神。在各种习俗中都有所体现,如祈子保胎临产诞生婚嫁等。她通过文学创作尤其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方面,以及艺术表演形式,使得她的信仰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之一。
关于她的故事,无论是经典小说还是戏曲剧本,都充满了奇幻色彩,比如《闽都别记》、《海游记》、《灵经大传》、《奶娘传》,这些作品讲述了她的传奇生活,其中充满了对女性力量和母爱精神的赞颂。而在艺术表演方面,以畲族叙事长歌《洛阳桥》及莆仙戏《收红蛇精》的形式展开,这些都是以她作为主角的情节背景。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意义在于,她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性观念以及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人格魅力。她不仅是一位妇幼保护者,更是一位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她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使者”,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是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