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士是一辈子的真经注疏反复探索卷之二十一
达命之情者,不务知天之所无奈何。〔注〕知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疏〕夫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妍丑,命之修短,一毫已上,无非命也。故达生於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之所锺者,皆智虑之所无奈何也。
养形必先以物,而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矣;〔注〕知止其分,而物称其生,则斯足矣,有余则伤?〔疏〕物者谓资货衣食、旦夕所须。夫颐养身形,先须用物,而物有分限,不可无涯。
夫几鄙之徒积聚有余而养卫不足,则世有矣;〔注〕守形太甚,则生亡也。[[疏]]既有此浮生,而不能离形遗智爱形太甚则亡失全生道。
如是等世人以为养形足以存身;[[注]]故弥养而弥失。此乃愚人惑于外境,以为能持久,其实不过一念之间耳。而圣人独见透彻,不为外境动摇,即使与天地万象同体,与自然和谐共存,便是至高的境界了。
当今世俗中,有识通于此理的人寥寥可数,他们明白到,只要心静神定,就能顺应自然规律,从容自得其道,并非需刻意去追求或争取什么。在他们看来,这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是超越一切争斗与冲突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真正平等自由社会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欲望、恐惧、偏见和误解所困扰,使我们无法达到这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这正如孔子说的:“民至老死,其犹病俱多。”人们即便到了晚年,也依然会因为疾病烦恼而忧愁不断,这都是由于内心未曾真正放下执着,所以才会如此纠结和痛苦。
因此,对于如何才能真正摆脱这些束缚,让自己回到纯净的心灵状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到这一点,并且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就能够逐渐地走向那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海洋。在那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次将你牵引出来,因为你的内在已经完全释放了所有执着,你只是简单地存在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你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你就是时间的一瞬,你就是生命本身——绝对自由,无拘束,无羁绊,无累赘,只剩下纯粹真实的存在感了。这,就是“无心”这个概念最深层次的含义,它指的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与情感反应的心态,以及那种让个体回归到原初本质状态的心灵觉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必须通过自我反思和内省,将那些阻碍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情感障碍抛弃掉,然后才能达到那个“没有主观意识”的极致状态,那里只有自然法则,没有个人意志,只剩下了一切事情都会按照它们应该发生的事态进行展开,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就不能参与其中,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他们内部世界的情况,如果他们能做出正确决定,那么结果就会很好。但关键在于选择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情绪干扰,让决策更加客观公正。当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他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容易找到幸福,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及如何处理周围环境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不再是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船,他成了驾舟扬帆驶向彼岸的大航海家。他知道风暴总会过去,但他也不畏惧它,因为他已经学会了怎样在风暴中保持平静,用他的智慧来导航他的旅程,最终抵达那片比任何梦想都更美丽的地方——这片名叫“天堂”的地方,其中充满了永恒的宁静永恒的光明永恒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