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一反复探究无为和有为的区别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一反复探究无为和有为的区别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一: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反复探究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1之所无奈何。知之所无奈何者,命表事也。

夫人之一生,每自有一份天赋与宿命相交织,形容妍丑、命定长短,更不论贫富贵贱、愚智穷通,一切都归于命运。故达生於性命之士,性灵明照,终不责於分外,为己事务也,一生命之所锺者,皆智虑之所无奈何也。

养形必先以#2物,以资衣食日常需,而物亦有其限度,不可盲目聚敛过多。故世间许多人,只为了积累财富,却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因为过度劳累而失去生命的本质。

有生必先离形,无离则形不存;守形太甚,则往往导致生命的流逝与损耗。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但却忽略了内心世界的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发展,这种错误的生活方式最终将导致人的价值被割裂和淡化。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循环往复,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而非强行对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与清晰,即使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也能保持冷静从容,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转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至于那些认为养身足以延续生命的人,他们其实是在误导自己,因为越是厚待身体,就越可能加速死亡。而对于那些只关注短暂尘缘的人来说,他们更无法理解到这世界上所有的事业、欲望,最终不过是一场空洞的幻梦罢了。

因此,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一切时,便发现那些似乎重要又显赫的事实,其实并不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去追求。正如老子说:“知止而后有定,从虚而後有益。”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且放下执着的心态,然后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并且找到属于我们的那条道路,即使它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最真的方向。

总结来说,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一个人达到超脱凡俗状态,只要他能够坚持纯净气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么他就能够超越一切烦恼,在宇宙的大舞台上自由自在地演绎他的角色。此即“至圣”的境界,他的心灵既没有任何偏见,也没有任何执着,因此他能够自由地走进任何环境,而不会受到任何束缚。他不是通过学习技巧或勇敢果敢来实现这一点,而是通过深刻理解并践行“道”的原理来获得这种自由感。这便是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拥有极高的地位,但仍然感到孤独和空虚,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真正地连接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需求,这样的存在永远无法触及那份真实与完美。

标签:

猜你喜欢

玄学自学入门零基础 当迷恋力量而忽...
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可能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或者是为了掌握更强大的能力。然而,当这种追求超出了原本的界限,不再停留在合理范围内,...
抱朴守拙 和光同尘 心得分享如何在...
一、引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片刻的宁静。工作压力、生活琐事以及各种各样的干扰,使得我们常常忘记了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这样的情况...
道家九字真言图片 开悟之境人生至...
悟透生命本质: 开悟,作为一种精神层次的超越,是对生命本质深刻理解和接纳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逐渐摆脱对物质世界的执着与依赖,不再被外界因素所左...
道家举例 御赐小仵作小说...
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江湖中,侦探之路总是充满了无数的挑战与困惑。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仵作小子,他以其超凡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