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李志常老子之前道家人物的德行传承者

李志常老子之前道家人物的德行传承者

李志常,元初著名全真道士,以德行和学问闻名于世。他出生于宋末的洺州(今河北省永平县),后因家境贫寒,与伯父同住。年轻时,他对婚姻毫无兴趣,独自一人漫游云水间。最初隐居在东莱牢山,再次搬到天柱山仙人宫,那里的主持者邱处机让他去跟随自己。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李志常听说邱处机要迁移到莱州,就前往拜访,并获得了“真常子”的封号。第二年,邱处机奉召入京觐见,被选为十八位随从之一。在此期间,李志常与其他道士一起教授太子经书,如《易经》、《诗经》、《尚书》、《老子》和《孝经》,深受皇帝赏识。

当尹志平继任掌教后,他委托李志常管理长春宫的事务。当时正值诏令通融各门派之士教导太子,这是因为元太宗需要学习汉法以治理汉地,全真道因此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并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元太宗十年(1238年)春天,当尹志平因年龄原因退休时,李志常被推举为新任掌教。不久,他被加封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 常真人”,并得到了扩建灵虚观的许可。此外,还有十七位随着邱处机一同西征的人员也被授予大师称号。

宪宗元年(1251年),他奉命遍祭岳渎三山,并参与金箓大斋事宜。在宪宗五年的某个时候,有一次宪宗多次召见他,咨询治国保民之策。宪宗曾问:“朕想让百姓安乐度日,但我还没有找到像我这般心愿的人,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李志常回答:“自古以来圣君都有爱民之心,那些才德兼备的人必定会诚恳而至。如果能选拔贤能并用,便可以实现国家繁荣民富。” 宪宗认为他的建议很好。

在掌教期间,无数流离失所、身陷困境的士大夫找到了庇护,他们不仅受到食物和庇护,而且有人甚至放弃儒学转向道学。这一举措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其中王恽说:“全真教起源于重阳王尊师,其传承至邱仙翁,再由李公接手,其修养超凡脱俗,是当代最杰出的人物。”

然而,在晚年的某个时候,由于佛道之间的矛盾激化,一场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争论爆发,全真道败诉,被迫焚烧其典籍,全真道遭受严重打击,从此再未恢复往日辉煌;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李志常在次年的六月将教学务交给张志敬后便去世。他死后不久,被追赠为“上德宣教”等级别,而至1300年代初,又升级为“妙应显文弘济大”。他的著作包括《又玄集》(已佚)以及现存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对于研究中国西北及西亚历史,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大道无为 种子加速器开启...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如何更快地实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关注的话题。seed加速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它以其独特的机制...
道家全部思想有哪些 太上老君老子我...
老子我是不是也能变成仙? 在古代传说中,有一位被称作“太上老君”的神仙,他的真实身份是道教中的至尊——老子的化身。据说,太上老君能够驾驭天地之间的万物之精...
念九字真言晚上不能念 中国现代十大道教名人
张虞白,字致祥,是一位深谙太一六壬术的道士,他的前世是武陵张白先生。据说他和宋徽宗有过深厚的交情,每次见面都要饮酒数觥,宋徽宗非常器重他,将其管轄龍德太一...
道学入门 道德经翻译白话...
在探讨道德经翻译白话文的深奥之处,我们发现“性命双修”这一概念,揭示了人格与生命力的互相依存。其中,“性”指代意念和精神活动,即先天赋予的本质;而“命”则...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