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嫁习俗
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婚姻,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意味着新的家庭结构、新的生存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命诞生,甚至意味着新的社会地位。在土家人心目中,唯有结婚,才算“”,只有结了婚,才有资格在人生的论坛上发言。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向往、、怨恨、挣扎等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恐怕只有最高明的艺术家,才有能力将如此庞杂的意象,果断而明智地集中到这一点。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也只有最睿智的思想家,才会如此殚精竭虑地将这些人类终极关怀的伦理学概念,浓缩于方寸之间,展现在堂前檐下。土家姑娘的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取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手续。在整个剧情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象样的台词,倒是故事的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织,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故事是从“求肯”开始的。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逃脱不了“明媒正娶”的道德羁绊。媒人是剧中上场的第一个人物,“求肯”是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春伊始,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按男方的授意来到女儿家,开始施展其如簧巧舌。如果女方同意,当年下半年即可成亲,否则,要等第二年的新春时节再求肯。不逢春不求亲,其他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求肯的。可见,此时媒人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故苦口婆心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诱之以利,媒人的无奈在民歌中表现也很生动: 还没有梳起头,就在求求求,姊儿妹子舍不得丢……还没裹起脚,说到中界过,姑娘肯不肯,把个回信我!正月里来是新春,媒人先生来求肯,左说左不依,右说右不应,红庚八字拿残哒,姑娘迟早是别家人。 姑娘们大都讨厌媒人。她们各有各的心事,有的送过手巾,有的唱过情歌,一边织着西兰卡普,一边还暗暗掂量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唱歌如说知心话,唱得郎心对姐心,五句子歌儿做媒人”,那该是何等幸福!媒人一到,带来的是残酷的现实和不可知的未来。媒人信口胡说,父母晕头转向,做女儿的有苦难言。于是“骂媒歌”流传开来: 苦李子开花球上球,背时媒人想猪头。豌豆开花夹对夹,背时媒人想鞋袜。背时媒人是条狗,这头吃哒那头走。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树上鸟儿骗得飞,岩里猴子骗得走。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 还有更狠的——“五雷霹,五雷分,世上无媒好成亲;五雷打,五雷锤,世上无媒说是非”。不过骂归骂,一旦父母同意,姑娘一生的命运就此决定。纵有千般不满、万般怨恨,也只能化作珠泪,留到出嫁那一刻倾吐。“求肯”成功,意味着婚事开始进入紧张的约定程序。接着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格期,确定婚期后七月半前要举行报期过礼仪式。一旦报期过礼,意味着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开始倒计时。土家称未婚少女叫“吃茶姑娘”,自幼蓄着一根辫子,在出嫁的前三天,娘家要择吉时,为之“开脸”、梳头。开脸又叫“上头”,或叫“弹三线”。开脸之后,昔日的“黄毛丫头”容貌一新,皮肤白了,发型变了,标志着做姑娘的时代已结束。忐忑不安中,姑娘迎来了出嫁前的最后一天。这是出嫁的姑娘、也是所有土家女人都终身难忘的一天。此前十几年的亲情,今后几十年的苦乐,在土家妹子心中犹如山洪般蓄积起来,四处奔涌,寻求渲泄。……土家婚俗在此极其妥贴地安排了精彩的一幕。正是这一幕,把整个剧情推向第一个。出嫁前头天晚上,爹妈要请来与女儿较好的未婚姑娘九人,同坐一桌“陪十姊妹”,让女儿倾情一哭,作为父母在精神给女儿的陪嫁。陪十姊妹是土家嫁女的重要仪式之一。对于一个即将背井离乡,离别父母兄嫂弟妹,人生转折在即的出嫁女来说,“恋亲恩,伤别离”,依依难舍,难免悲从中来。而“陪十姊妹”以哭释哭,以哭去哭,合理地疏导了这一情绪。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甚至可以说这是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中相对人道的一丝亮色。……入夜,星月灿烂,蝉虫低鸣;席间,残灯摇曳,泪湿春衫。红漆方桌边,油捻子灯下,十姊妹团团围坐,无言的啜泣中,幽怨的姊妹歌不经意间响起: 石榴开花叶叶儿密,堂屋里摆起万字席。远来的客们上席坐,近处的客们下席陪,听我唱个十姊妹—— 姊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儿平半分。打开石榴十二格,亲生的姊妹舍不得!…… 刚开始的时候,曲调是孤独的,压抑的,低沉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但姑娘们很快就找到了感情的共鸣,不同的声音转眼汇集到一起,歌声伴着哭声,如同闪电撕开雨云,就象洪峰冲出隘口,惊心动魂,摧人泪下,荡气回肠,极尽缠绵。彭秋潭《长阳竹枝词》咏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诗中还特别写了一段说明,描述当时的情况,但写着写着却忍不住扔下了笔,“……余不能记也”。对任何身临其境的人而言,此情此意都让人不忍卒睹。 一条板凳坐三人,当中坐的离乡人,头上戴的离乡巾,脚上穿的离乡鞋,离爹离娘几时来? 门口一道清江水,妹来看娘不怕深,四川下来十八滩,滩滩望见峨眉山,妹妹回,爹也喜来娘也欢。…… 姊妹歌一唱就是一个通宵。从姊妹难舍之情哭到父母养育之恩,从不满包办婚姻哭到未来生活艰难,稚嫩的嗓音变得嘶哑,低垂的眼睑哭得红肿,直至第二天取亲到来,歌声和哭声仍未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比陪“十姊妹”更热闹的“哭嫁”。女儿出嫁的当天,全家都唱“哭嫁歌”,一个一个接着唱,手拉着手对着唱,仿佛一曲永无止境的哀婉的交响。亲戚朋友也来帮唱,不会唱的,站在一旁抽泣擦泪,哭得越狠,表示感情越深。“哭嫁歌”内容比“十姊妹歌”更加丰富:女儿哭父母“姑娘长得这么大,是块石头也摸玉哒,儿在给你讲礼性,明天姑娘要出嫁”;父母哭女儿“别家忙的金满斗,爹妈忙的一场空,脸哭肿来眼哭红”;哥嫂哭妹子“妹妹去,哥也伤心嫂也伤心”……这种以歌代哭的场面,既热闹又悲沉,但与“陪十姊妹”相比,让人觉得似乎少了些真情实意,多了些应酬表演。哭嫁完毕,要叙述的,要交待的通过哭嫁都说了,这时全场气氛转和,谈笑风生,满堂春色,喜气盈门。之后,爹娘打发姑娘起程时的仪式叫“发亲”。发亲也很有讲究,如女方置“金满斗”,新娘撒筷等。歌中唱道: 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取亲,脚踏金满斗,筷子谢门神,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钥匙交嫂嫂,我是别家人。 柿子叶叶青,婆家来取亲,铜锣三声响,唢呐三声音,旗锣轿伞鞭炮炸,炸得为娘心里疼。 鞭炮唢呐声中,女儿肝肠寸断,眼泪哭干,从此告别娘家。女儿出嫁,要有夫妻双全的亲人作为女方亲属的全权代表,送到婆家。除迎亲、拦车马等程序之外,次日早上还要举行“交亲”仪式,新娘房中由女送亲客向支客师面交鞋礼,一边说着客气话,如姑娘呆、不知礼,如此这般,而公婆则赶紧说恭维话,双方你来我往,直到无话可说。哄笑声中,大伙散去。正如出嫁前要陪十姊妹,结婚仪式上男方也要坐“十友席”。男家请来九位十二岁左右的童男陪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说令歌时,传递令杯,互比口才,如“门口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到令的啃骨头”。说不上四言八句的,顺势说:“桌上一个洞,令杯往前送”也能应付过去,风趣恢谐,搞笑为主,目的在于营造喜庆氛围。若论感染力,自然远不如“陪十姊妹”。和地方一样,土家婚俗中“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园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谓之“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坐定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拜堂和抢床,无疑是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但如果这算是另一个的话,那也只是相对看客而言。因为新娘眼中,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身处热闹的中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寂寞,叫人不寒而栗。土家姑娘在男家吃第一顿饭谓之“陪新姑”,新姑这天坐上席,姑娘在婆家坐上席平生也只有这么一次。席间有“插花迎酒”,是土家婚俗中新郎在开席之前拜见客人的仪式。此后三天以内,新姑被婆家待为上宾,三天以后下厨房,自此接过繁重的家务。昔日新媳妇“三天后下厨房”,还有一系列仪式:第三天清早起床,新媳妇由婆母领着,先到柴棚里抱一捆柴,然后跟着婆母到每间屋里走一遭,以示发家理财,称“游房”;再到厨房,放下柴火,叩拜“九天司命”(灶王),拜毕,婆母递给“吹火筒”,媳妇接过来在灶内绕三转,以示知于灶神和水神。此后,新媳妇开始架火烧早茶做早点,做好后先孝敬公婆,而公公这时却赖在床上不起来,要等新媳妇送来早茶,才坐起来喝,叫做“喝揪脑壳茶”,喝了这种茶,就得当场给新媳妇掏茶钱。敬过公、婆以后,新媳妇再按家中辈份一一敬到,凡长辈均要给点“打发”。“回门”是婚嫁中最后一个仪式。姑娘嫁到婆家后,新婚夫妇选定日期一同回拜女家的父母,叫回门。到了娘家屋里,一对新人要在堂前叩拜祖宗,女婿则开口称岳父岳母,女家酒席侍候,以客礼相待,新婚夫妇要坐上席。而且不论远近,回门当日都必须返回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