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败而不无为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既同曲辕之树,又类商丘之木,不村无用,故终其天年也。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坚子杀鸦而烹之。
门人呼庄子为夫子也。竖子,童仆也。坚子请曰:其一能呜,其一不能呜,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呜者。
明日,问於庄子曰:昨日此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疡,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夫子与不材之问。
材与不材之间#1,如影随形,却又难以触及,所以未免乎累。此乃物是皆然,无始无终的循环,也正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柱#3、尊则荣,是世间万象的一种反映和体现。
然而,这种世间法则却无法避免地导致了痛苦和矛盾,因为它基于的是物欲和权力斗争,而非道德和智慧。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难逃被卷入其中的命运,因为他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从而失去了自我本真的境界和自由意志。
真正能够摆脱这种困境的是那些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和社会规范,用心去理解宇宙万象规律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可以平静地面对一切变化。这就是道德至上的境界,它超越了生存与死亡、贫富贵贱等相对概念,让人们在追求内心自由与平静时,不再受外界干扰,最终实现了自我完善与解脱。这正如古代圣贤所言:“知足常乐”,“虚己以游世”。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锺,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当时王庆忌见而问焉:“你何须设此?”北宫奢答道:“吾有一言,无敢设。”这话中的深意,是一种超脱尘世俗事的态度,不屑于功名利禄,只愿意保持内心纯净,不受外界干扰。这也是我们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一个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