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无欲则刚南华真经注疏之六解锁内心坚韧的奥秘
德充於内,物应於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 鲁有兀者王驸,以德充实,而心如止水,无欲则刚。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符》而为篇首也。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但心境不同。在鲁国,与孔子同徙中分鲁国,有门人数千,与孔子同行。
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驸,其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为何不教,不议?虚往实归,又无所言?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然天地覆坠,也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如肝胆楚越;自其同者视之,如万物皆一。此乃浩然大观,用以明天下,无日我非,也即明天下无非。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无美无恶,则无不宜。放心于道德之问,无不得而不和。而旷然无不适,是谓混同万物,一指一马。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丧,即是极数妙心,用以死生变化,无往而非我矣。这就是生为我时,不见得;死为我顺,不见丧;聚散虽异,我皆我 之,则生故我耳,未始有得;死亦我也,未始有丧。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嫌王驰未能忘知而自存。得其心以其心,便是忘知忘觉,这便是真得了。如果用知识去卫护自己的了解,那就不是真正的理解了。
得其中常性,就让众多事务来到你身边。你怎么会最好地掌握这些呢?
这正如流水不能照鉴自己,只能照鉴停稳的水体一样。如果王驸能够聚集众人,那并不是他主动吸引他们的,而是在他的宁静和平淡中,让人们自然地向他靠拢过来。这正如清澈的水可以反射出周围世界的一切,因为它本身没有情感去影响别人的样子一样。但只有能够保持安静、稳定的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既不能因为行动被动地跟随着其他人的节奏,也不能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失去自己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容纳所有正在寻找平衡的人们,从而成为他们共同向往的地方。
受命于地,只有松树独特坚韧,它在冬夏都能保持青绿。我想说的是,每棵草木都依赖厚重的地壳支持,但是唯独松树因具备特殊的自然气质,使它在寒冷的冬日也不枯萎,在春秋四季均保持青色,这并非仅仅因为它努力维持这么做,它更像是接受了自然赋予的地位和气质。而王胎(指的是圣贤)的聚集群众,其意义也是如此。他并不刻意招揽人,他只是一个拥有深厚修养、内敛又坚韧的人,所以人们自然愿意跟随他走。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强迫或诱导任何人,只不过通过他的存在,让那些渴望改变的人们自动走上正确道路。这正如古代圣贤舜,他只不过是一个完全顺应自然规律、生活方式简单、对待事业认真严谨的人,并没有过多关注世俗荣耀或名利。但即使如此,他仍旧成为了后世仰慕和学习的大师,对许多人来说他几乎是一位完美榜样,他们愿意效仿他的品格和行为,因为这样的榜样难寻。他代表了一种高尚且可贵的情操,即使是不经意间展现出来,都足以激励更多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人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