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过赶年
作者:彭华向渊泉信息来源:湘西民族网 土家语称过年叫“起嘎”,过赶年(亦叫过大年),土语叫“起老嘎卡”。过赶年正因它的时间特别,习俗特别,涵义特别,今永顺县已将土家族过“赶年”申报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土家族过赶年的地域分布面广,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三省一市接壤的土家族聚居区。其中以酉水之域,讲土家族语的永顺、龙山、古丈、保靖几县的土家山寨,过赶年最为隆重。 一、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 土家族过赶年历史悠久,是土家人一年里最隆重的节日。是土家人一年一度的亲情大团聚;是土家人一年一度的民族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是土家人一年一度的民族道德伦理教育;是土家人一年一度的民族饮食传承大展示;是土家人一年一度的民族农耕文化大展演。 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据清《永顺府志》风俗条载:“土民每岁十二月二十八日夜祀祖亦曰祭鬼”。清《鹤峰州志》风俗条亦载:“土户覃、田二姓,土司时于除夕前一日祀神过年,今多仍之”。清永顺府的《龙山县志》明确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夕),令民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土家族过赶年虽有三说,经调查论证,过赶年确与明嘉靖年间土兵抗倭有关。 永顺县城北门内,有一座翼南楼,就是颂扬明土司彭翼南抗倭,保国护民功盖东南“第一战功”而建。 土家人过赶年就是纪念抗倭征战,提前一天过年遂成其俗。据土家族父老相传,土家过赶年是始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是年冬,明王朝调永顺、保靖、容美土兵协剿倭寇于苏松,为了按时出征,土兵将士来不及待到三十过年,只好提前一天赶快过年,按时出征,而叫“赶年”。 据《明史》、《永顺县志》载:明年,永顺宣慰彭翼南统兵三千,致仕宣慰彭明辅(翼南之祖父),统兵二千,俱会于松江。时保靖兵败贼于石塘湾,永顺兵邀击,贼奔王江泾大溃。先是永顺兵剿新场倭,倭故不出,保靖兵为所诱,先入,永顺土官田葘、田丰等亦争入,为贼所围,皆死之。议者言督抚经略失宜,致永顺兵再战再北。及王泾之战,保靖犄之,永顺角之,斩获一千九百余级,倭为气夺,盖东南战功第一,降敕嘉奖,各赐银币,翼南三品服,授昭毅将军,明辅俱受银币之赐。并降诏曰:“蕞尔倭夷,连年内侵,东南要区,累遭屠戮。彭翼南闻调远赴,亟动勤王之念,竭力效令,用成奏凯之功,元凶就戮,余孽悉平,功劳懋著,良可嘉尚”。永保土司抗倭凯旋,土民雀跃,为庆祝抗倭保国护民之功,为怀念抗倭阵亡将士,土家人世代仍将过年提前一天,其祭典之隆重非同一般,祭祀之特别不类华夏诸族。 二、土家族过赶年的准备 土家人过赶年因隆重而准备时间较长。一般从冬至就开始杀年猪,准备炕年肉。古时土家人杀年猪是有神秘仪式的。土家人将年猪杀死后,要用棕簑衣遮上,手拿长梭标在屋四周看一下,有如临大敌。说这是祖先杀年猪怕外族抢夺,看后才放入槽盆刨修去毛。杀年猪还要用钱纸和三根香卷筒粘血,插在猪栏上敬六畜保护神。杀年猪这天要请亲朋吃刨汤肉,这一餐以吃大块回锅肉为主,又叫吃热肉,其味之美在土家族地域传为佳话。 时进腊月,赶场卖的东西如:粉条、糖、红鱼、灯笼、花布之类都叫“打年货”。腊月的市场繁荣货多,人多,一般较平日贵,故乡人彦语云:“有钱莫买腊月货”。一般有钱人在未进腊月就购全了过年货物。 时到腊月二十三日。白天家家要打扫檐尘迎过年。这天晚上要烧灶书,送灶神菩萨上天。 时到腊月二十四日。土家山寨户户写、贴年联。其联有云:“忆抗倭过赶年家家热闹;跳摆手迎新春户户平安”…… 时到腊月二十五日。土家人,家家推年豆腐。年豆腐冲浆水清,豆腐多又硬,才是好兆头。 时到腊月二十六日。家家炒“炒米”,炸“团馓”。炒米白,团馓起得好,预兆来年运气好。 时到腊月二十七日。土家人户户打年粑,年粑有糯米、亦有包谷、小米、高梁等杂粮粑粑。蒸粑粑上气快,粑粑糯喜泡多,兆头才好。 时到腊月二十八日。家家要到村头土地祠前杀鸡鸭。每支被杀的鸡要扯一点毛,并粘上血贴在土地祠上,叫感谢土地。 时到腊月二十九日,称“过年样样有”。这一天男人要上山为祖坟送年饭,回来要背柴(财)归家烧旺火,女人则一天忙办年。 三、土家过年禁忌与程序 土家人过年禁忌多,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大人小孩不准讲不吉利的话,不准吵架,不准骂人,要轻言细语有礼貌。不准打鸟捞鸟窝,说“麻雀也要有个大年夜”。要求人与周围的自然物相和谐。吃年饭不准泡汤,说泡汤肯垮田坎。过年天不准用针,用针虫打包谷心。过年要扛柴回家叫进财。过年向外泼水是泼财。年夜烤火不准踩铁称架,这一夜它是主人要休息。吃年饭给老人要敬挟好肉,给小孩也要挟好菜,叫敬老爱幼。不能给小孩吃鸡爪,吃了鸡爪长大写不好字。不能给小孩吃猪蹄*,吃了长大难找媳妇。但要给男当家敬猪*和鸡抓,说是抓钱爪,好发财。土家拜年喜男孩先进屋,男孩先进屋主人就高兴。新年天与人相迂,要热情恭贺“新年好!”、“恭喜发财!”过年期间不准拾死野物回家,拾之为不利。 过年是家庭主妇最忙的一天,这天上午要办出十大碗或十二大碗、碗……但只双不单,菜要色鲜味美,是家庭一年一度的美食传承大展示。办的菜饭喜多,要从今年吃到明年,要吃到过十五才算丰盛美满。过年是亲人一年一度大团圆,要吃得好,一家才高兴,也才显示出主妇的能干。但年席上有两样菜不可少,一是青菜煮豆腐叫做一年“清清洁洁”。二是各菜都装一点敬神并又上席,叫“合菜”,以预兆一年“和和气气”。 过年祭祖要煮猪头祭,也要将过年所办的菜各取一点合装一盆上祭,但祭祀筷子抽一把不能数,放在猪头旁。堂屋祭祖的供桌两旁要摆长凳,凳上各摆五帖纸钱,每帖纸上要放三根香,这是祖先入桌的席位。祭祀先从堂屋开始叫“祭祖”。祭祖要烧化钱纸,上香点蜡,奠茶、奠酒,举家男丁三拜九叩首。祭毕再到堂门前摆香案敬“把门将军与屋檐童子”。其祭法同前,但不三拜九叩首,只要作揖及可。完毕去朝门口祭“天地”而后去村头祭“土地神”。有的去摆手堂祭“土司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也有去官厅祭“八部大神”。最后在路边顺路插钱山,发路灯,插香烧纸,烧钱山,洒水饭,祭抗倭阵亡将士。再回到堂屋二门敬“亲家六眷”,再进火床在火坑角祭“茶婆婆”(又叫阿米麻妈)保护小孩之神。完毕放鞭炮吃年饭,举家一年一度幸福大团年。 土家人过赶年根据地域的不同有三个特点:一是永顺双凤村一带过赶年,要将土锦(西兰卡普)四十八勾打花被面为神供在堂屋神桌中的太师椅上,并挂鸡斗(又叫动钱,可壁邪)。祭祀供品除猪头全鱼外,要用木端桶装合菜(又叫贺菜)祭神,还要入年席,并摆在席中央。取和气之意。叫“贺菜”是庆贺抗倭胜利之意。在吃饭时,边吃边用土家语高歌,唱丰收,唱大家兴家立业创幸福,唱发大财。二是永顺对山一带土家人过赶年在堂屋里挂围帐,插松枝、柏树叶、梅花以示抗倭军营,边祭边吃,表示吃了要上阵。三是永顺盐井、王村一带土家人过赶年,要用甑子将米饭与坨坨肉一起蒸,蒸熟后抬甑子用饭与坨坨肉祭祖,表示要出征,来不及分别炒菜。坨坨肉是过赶年的主菜。 中午吃了团年饭后,天黑时要迎灶神,并烧化钱纸,点锅灯。到了半夜在堂屋装一碗火灰,化烧钱纸叫祭“四官菩萨”,四官神是管六畜兴旺之神。敬毕将装灰碗卜于内门槛下,第二天有男孩进屋踏上灰则大吉。在鸡叫时,各家要放爆竹抢年。抢年时要推磨、冲碓、挑新年水。挑年水时要给水井插香纸敬水神。大年初一、初二要给长辈拜年,到了初三,土家山寨要扎火龙到摆手堂跳摆手(土语叫“舍巴日”),给土王和八部大神拜年。跳摆手舞不分姓氏,不分老少,不分男女,共同欢跳,一直跳到十五才送驾扫堂结束。清有土家文人《竹枝》云:“新春摆手闹年华,尽是当年老土家,问到村人为何事,大家报赛土王爷”。 四、赶年文化的抢救与弘扬 永顺土家族过赶年,主要流行于农村土家村寨。清民时期,永顺县境几乎全县都过赶年。但在解放后,由多种原因逐年淡化。特别是到现在,不少房屋改建砖屋,中间已无神堂,没有了祭祀之地。土地祠、摆手堂历多拆毁,故祭祀多已简化。今只有一些讲土家族语的古村落,在老人的代领下仍按旧俗过赶年。 今有些土家村落又重修了摆手堂、官厅、土地祠,过赶年的古俗得到部分恢复。虽然如此,土家的岁时文化仍严重面临濒危。在民族非物质文化大抢救、开发、弘扬的今天,土家过赶年的岁时文化要急时抢救,要作力研究,要大开发大弘扬,要浓融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之中,要打造成富国富民的文化产业。否则再过十几年,土家人过赶年的多内涵文化,就会变成单一的“团年”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