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岂非丘处机
在中国道教史上,丘处机以其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他的故事不仅体现在历史文献中,更被武侠小说家金庸借鉴,塑造了一个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形象,让他深入人心。
丘处机本名通密,以长春子为号,是一位金元时期的全真道高士。他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因劝说成吉思汗减少杀戮而闻名遐迩。在他的生活中,他师从王重阳,并且曾在陕西磻溪穴居六年,人们因他的行事轻松自如,而昵称他为“蓑笠先生”。
除了修炼之外,丘处机还广交陕西文人学士,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在1190年,他应金世宗召至燕京(今北京),负责塑造王重阳和马丹阳等人的像,并主持了“万春节”醮事,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声望。
1203年,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一直担任二十四年期间,他积极与社会各界接触,使得全真道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1214年的杨安儿起义爆发时,金朝政府请他协助招抚乱民,由于他的声望登州和莱州很快恢复平静。
1219年,当成吉思汗西征时,他听闻介绍并召见丘处机。在会面中,丘处机提出了敬天爱民和清心寡欲的理念,这些观点深受成吉思汗青睐,即便是影响下成吉思汗也曾令停止杀戮。1224年,在返回燕京后,不久就去世,但留下的作品如《磻溪集》、《鸣道集》等仍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