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自然之诵读
当你想要收敛某事物时,必须先暂且扩张它;当你想削弱它时,必需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则必须先促其兴起;而要夺取它,更需要先给予或提供。这样的做法被称作微妙的明智,因为柔弱往往能战胜刚强。鱼类无法离开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就像国家的法律和治理手段不能轻易展示给他人看一样,这样做容易让人感到威胁。
[注释]
歙:合拢。
固:暂时。
取:一说为“夺”。
与:给予、同“予”字。
微明:微妙的预兆或迹象。
脱:离开、脱离。
[延伸阅读1]
王弼《道德经注》解释道,当你想要收敛某事物时,你首先需要暂时扩大它;如果想削弱,它就需要加强;如果要废弃,那么就应该促进其兴起;如果想夺取,也必须提供。这就是所谓的微明之道,将你的力量用在对立面上,可以避免使用暴力,从而达到目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顺应自然,不要以刑罚来统治人民。这样可以使得国家更加稳固。如果人们看到刑罚,就会害怕,那么这些刑罚实际上是有害的。同样,如果鱼从水中被拔出来,它们很快就会死去。如果一个国家过度显示自己的权力和军队,那也会导致危险。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的观点是,当你想要收敛某物,首先应确保其充分展开。当你希望削弱某事物,却又不愿意放弃,用尽了所有可能的手段。你既没有过度使用,也没有节制,这样即使力量再大也不足以取得成功。而圣人懂得坚持柔软与温顺,而非依赖粗暴和野蛮行为。他知道其他人的方法(智慧)并非最佳选择,而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即便这看起来似乎与世俗常识相反。圣人的策略并不在于故意采取一种姿态以胜利,而是在于理解世界如何运作,并随着这一流动前行。他认为,虽然他处于柔软的地位,但仍然能够抵御那些更为坚硬者,而且他的方式并不是为了击败别人,他只是顺应了宇宙本身的运行法则。此外,鱼不能离开水体,因为即使最强大的生物也难以捕捉它们。但一旦它们从水中爬出,它们变得无助,与普通动物一样无能力。而圣人们通过保持这种柔软状态,使他们能够控制整个世界。这正是为什么他们不会轻易分享这种知识给众多的人,他们独自一人掌握了这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