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注音版全文的传戒之心仿佛有了生命静静地在道教全真派的科仪中流转
老子道德注音版全文的传戒之心,如同一位守规矩的长者,静静地在道教全真派的科仪中流转。所谓戒律,是解开恶念、界定善恶、防止邪念的手段,它是道士修行的首要之物。天真皇人说:“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因此,戒律就是约束道士思想和行为,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
有了戒律,就必须授受。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从太上降授科仪,即成为了道教传统的一部分。在早期, 道教的戒律简约,其主旨为禁止贪欲和守清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借鉴儒家名教纲常的一些观念和佛教戒律的一些规定而制定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以及其他更详细的法则。
随着南宋时期全真派兴起,全真派中出现了“传戒制度”,以确保法不传于匪人,以达到神仙修持的目的。重阳祖师向七真传法,将口头禅意相传,并明确要求守持规范禁忌,比如《重阳立教十五论》、《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等。此后,全真正统化其文化,并将这些准则继续口口相传直至今日。
除了这些,还有一套清规作为对犯错者的惩处条例,《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收载了此类内容,这些都根据犯错者的过失轻重来决定处罚方式,从跪香到火化,每种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套系统被认为是宗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常月撰写《初真戒律》,并与《中极大咒》、《天仙大咒》合称“三堂大咒”,成为全真的核心信仰之一。他在顺治乙未年秋季前往京都,在丙申年三月望日于白云观正式颁布这套法律,使得全真的法律制度闻名四方,被广泛接受并实践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