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的女人最聪明探秘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美术之道教文化与天然道观奇观
造像与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历了知识分子的改造,成为了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这一时期的道教造像在面貌、服饰和手部动作上受到了佛教造像的影响,有些甚至难以区分;表现形式上,也采用圆拱龛、莲花座,以及舟形背光和头光。不同之处在于,道教造像是着装为道装、戴冠,有胡须,并持麈尾,或双手相交置于胸前,或执符,还有供养人自称为“道民”“道女”等。
据史料记载,最早现存的道教造像是北魏始光元年(424年)魏文朗敬建的大型石碑,这是一通四面半圆雕像,每面都有一个龛,为刀法朴拙。碑上的正面是龙首圆拱龛,上方有瑞禽和飞天。在龛中并坐的是一位 道士、一位佛陀。这个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其铭文中刻有:“始光元年北地郡三原县民阳源川忠佛魏文朗哀多不赴皆有建劝为男女造佛道像一躯供养……”可见,这个供养者既信仰佛 教,又信仰 道学。
羽人飞仙形象从汉代就已出现,但高浮彩塑作品很少,一般认为敦煌莫高窟第297窟中的羽人彩塑就是代表之一。该像高0.5米,头生双角,背生双翼,上身半裸,下身穿短裤,如鸟爪握物;形象若童子,大脸、大唇,脸部及身体以褚红色晕染。此外,该窟本属佛教内容,但羽人彩塑却采用了 道家人物形象,是一件珍贵 的 道家美术作品。
老君是由《后汉书·孔融传》首次提到,将老子称老君始见于《后汉书·孔融传》。这期间最早奉祀的是老君、三官、三皇等神仙。在现存 的构图中,只有一尊被明确称为“老君”的是在北周保定二年的李昙信兄弟敬建的一尊石像,而杜世敬在同样时间内敬建了一尊更精致的地宫壁画,以此来表达其对神圣力量的崇拜。
随着祭坛、所谓“天然”的历史场景以及神仙故事反映的一系列宫观壁画应运而生。这段时期著名画家的技艺非常出众,他们善于描绘山水花鸟以及释迦牟尼等人物,同时也包括各种动物和植物。此外,还有一种工匠式的手法注重实用性而非精细度,他们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创作出独特风格的艺术品。
河南省磁县大冢营村发掘出的东魏茹茹邻公主墓及其壁画显示出了鬼神驰逐奔腾的情景,其中人物比例准确勾勒线条遒劲流畅颜色艳丽沉厚。而甘肃酒泉丁家闸墓中的壁画与敦煌北朝壁画相近,全体构图严谨笔法娴熟,为十六国时期的典范作品。
当时许多文人的绘制工作得到了推广,他们对于释迦牟尼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且通过他们自己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这一主题。此外,那些真正掌握丹青技艺的人们,也开始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比如那位蜀人的李意其,他不仅擅长写字,而且还擅长绘图。他曾经因为刘备伐吴而被问及吉凶,然后他便拿起笔墨迅速地绘制兵马器械数十张纸,这展示了他的速度和能力。
陆探微作为一个著名画师,他学过顾恺之的手法,对肖像和释迦牟尼这样的题材尤其感兴趣。他也是蝉雀马匹房屋楼阁山水花草等方面也有所涉猎,并留下了一些重要作品,如《宋明帝画像》、《萧史图》、《黄帝战涿鹿图》(隋朝宫本)。他的特色是秀骨清像是独具一种气质,他使用笔触简洁连续不断,因此人们把他的这种风格叫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