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和思想的修道历程犹如丘处机在龙门七载的修炼之旅
他的道学与文化理论结合,为后来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磻溪,丘祖苦炼性,习儒参道,以深厚的儒学功底精研道学精华。一方面践行丹功,一方面吟咏作诗,理论与实践结合。
西迁陇右,幽居石室,对于陕西的龙门洞来说,这段时光似乎比以往要迟一些。在等待中,一位衣着简朴且又超凡脱俗的道人出现,他姓丘,名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这是注定日后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天,是这位孤独来访者改变了这座大山历史和命运,为这座神奇秀丽的大山留下传承千古全真龙门法脉、玄裔万世。
初来龙门时单身独居,所以要亲自到林中取柴。尽管采樵是一件辛苦事,但穿梭于茫茫林海之中,可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也是趣事。自1182年毕知常来龙门洞之后,这里并无庙宇和丹房,只能居住在天然石洞中。居住环境条件之简陋是可想而知。但丘祖所奉行的是苦修,并不以苦为苦,却把这种苦视为修行捷径。
在龙门期间,他所居之洞即现在龍門道院中的七真樓後面的石洞。洞口离地面有丈余,上攀木梯可上。洞口高五尺,大内小,有磨性石,又叫炼丹石。这块磨性石,是当年丘祖在龍門時候所留之物,用於凝神定虑勤修习,每天把這块石头从山上滚下去然后再抱上山,将一块凹凸不平并不规则的一个石头磨成了太极球状圆形。
大约在第三年的“龍門中期”,情况又有不同的变化,因为丘祖早已远播其名,从此求师问道、慕名拜访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上至公卿王妃、下至士庶百姓等车水马龙经常不断信函传递日渐频繁。他用诗来谈论修行教化对方,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具体情况,因才施教,为他们指出一条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正确修行之路。
然而,这份太平岁月不会长久,不久后自然灾害频繁降临,大旱瘟疫接踵而至。当他看到众生受难,他心怀济世利民之心,在《愍物》诗中大声疾呼:“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他不仅是在完善自我,更是在关爱众生的过程中寻找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而这样的精神正是他成为全真派顶礼朝拜圣地安置的地方原因之一,也使得他的名字成为了一代宗师,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