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炉是点心不是炉子
“缸炉”是老北京的一种点心。
制作完毕的缸炉
据说这种点心起源于聚庆斋。聚庆斋可是北京有名的饽饽铺。创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8年)。初创人叫田庆隆。他凭祖传的手艺入宫在尚膳监甜食房当差,伺候皇室多年。
缸炉烤制
离开皇宫之后,就自己开了个“聚庆斋京果脯”。聚庆斋京果脯一开张,就以用料精良、艺高工湛名噪达官贵族阶层。
缸炉
缸炉
田庆隆在宫里时并没有做“缸炉”。旧京时糕点业有个传说,虽无文献记载,却也代代流传。说的点心铺里做糕点,常把边边角角的生面扔到身边的大缸大桶里。夏天天热,面料发酵过了头,酸味十足。
老田家的人嫌酸味难闻,随手放了些沏好的碱水,又顺便抓了一块料,放进了烤炉。烤出来一尝,这玩意儿还真好吃。于是就放了些碎果仁儿和红糖。把一团团面剂子拽到烤盘上,也不讲究形状。烤出来那些面剂子发开了,一个个坨坨连成了片儿。反正是下脚料做的,就卖得很便宜。有人来买,问这叫什么?老田想是在大缸做的烤炉里出来的,就叫“缸炉”吧!因为好吃不贵,成了下里巴人欢迎的点心。
准备烤制
老田有宫里服务的经历,这缸炉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破例传到宫里。丫鬟婆子吃了,也保不齐让贵人嫔妃见着尝了。认识老田的御医们就给支了点儿招儿。用了宫里坐月子用的一种叫“蜜嫣然”的红糖。
据说此红糖是诸葛亮自苗人处得到的独有秘方熬制的,诸葛亮把它进献给刘备,自此,古方月子红糖在皇宫中流传开来,后宫有喜和坐月子,女主皆饮此红糖。这事传到宫里,宫中采买也就买来孝敬女主子。
准备出炉
坊间传开了,平民百姓也都效仿。女人坐月子,娘家人去探视,老母鸡、鸡蛋、红糖、小米和缸炉成了必送之品。别看缸炉的初始无文献记载,但北京坐月子娘家探视所必备的物品可是多见文字记载,也成为民间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