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其势若飞蔡邕偶创飞白体

其势若飞蔡邕偶创飞白体

无心插柳:蔡邕偶创飞白体

汉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相传,飞白体是书法家蔡邕偶然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飞白之美:笔如发丝,其势若飞

从唐代所传《升仙太子碑》碑额能感受到飞白之美

书法中运用飞白,体现出一种艺术美。

首先,运用飞白会产生笔画美。倘若飞白运用得好,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其次,运用飞白可使单字增辉不少。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有时,单字中的其他笔画写得平淡无奇,若恰当运用飞白,可使该字顿时抢眼;有时,飞白还可掩盖或挽救一字中不明显的败笔,收到转移着眼点的效果;有时,在单字的某竖画中恰当运用飞白,以求得相对稳定,达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此外,上述飞白之美体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无不有利于产生整体美。在飞白的轻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书写的节奏,这也是增强作品整体美的表现之一。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的核心是 稳重之心志存高...
在这浮躁的时代,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耐心。形容人不要浮躁的诗句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回顾和学习的智慧。 首先,我们要...
道教都有谁 历史的智慧四书...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以其丰富的思想体系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四书”和“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
当道士 道教创始人之谜...
道教创始人之谜:神秘的老子是如何塑造中国哲学与文化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作为一种独特而深远影响力的宗教体系,其创始人的身份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道家的富有哲理的话 道德经第一页揭...
开篇序言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深邃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外在和谐。老子这部杰出的作品,不仅是对传统儒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