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二贤人
“伯夷叔齐二贤人” 初识宋德珠先生 1973年5月,我从北京来到河北工作。当我迈进“省京”大院时,景仰已久的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先生出现在眼前。在与先生握手寒暄后,我端详着他:面目清秀,戴着眼镜,身体瘦弱但很精神。 或许是与宋先生有缘,接下来的两年,宋先生调到原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任教,我也被借调到那里代课。 那时我经常到宋先生课堂旁听,观赏先生教授学生《扈家庄》。花甲之年的宋先生身体微恙,但被称为“京戏武旦挑班第一人”。他以超凡的创造力继承了前辈诸家技艺之长,集京朝派武旦、刀马旦精华之大成,练就了惊人绝技。宋先生教课一丝不苟,绝不会误人子弟。宋先生在教授古代女中豪杰扈三娘的身段动作时,呈现的是飒爽英姿、潇洒多娇、干净利落、风采神韵、丰盈充沛。他的精彩示范俨然是一位出神入化、神完气足的“活扈三娘”。后来,在“省京”的舞台和排演场,我又多次欣赏宋先生的亲传安荣卿先生演绎《扈家庄》,更加深刻体味到宋派艺术的“脆、帅、敏、捷、美、媚、柔、刚、挺、劲、锐”等特殊风格与超凡魅力。我曾专门为安荣卿先生写了记述宋派名剧《扈家庄》在表演艺术层面的精髓、奥妙、绝技、秘籍的文章。故此,我对宋派艺术和宋先生对于京剧武旦技艺的发展贡献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向梁庆云先生求艺 梁庆云先生曾是“省京”当家老生,他平素谦恭可亲、诚实待人,颇有长者风范。梁先生对同事同仁皆礼仪相待,团结协作、念兹在兹、同植剧业。梁先生私淑杨(宝森)派,是杨派老生优秀传人,其台风稳健大方、中规中矩,演唱风格字正腔圆、韵味醇厚,深得杨派“沉雄苍劲,醇厚清雅,平中见奇,浑然大气”的真谛神韵。梁先生善于将自身的表演和杨派艺术相融合,并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表演技能。 在上世纪70年代,我经常向梁先生问艺讨教,梁先生讲授最多的是对杨派声腔艺术的认知、理解与剖析。在谈论京剧《武家坡》与《大登殿》二戏时,梁先生说,杨派特点表现在古拙大方、朴实无华。其唱腔的字音特别讲究,尤其是去声字的处理,几乎每个字都按字谱腔,整体唱腔的装饰音不多,听起来简单明了,直声直气,一点儿也不花哨,但学起来很难。胡琴伴奏更难,没有深厚的功力很难拉单音字,为了好听加双音,又不和谐,搅唱。梁先生认为,杨宝森的嗓子缺乏立音是事实,但不等于没有力度,例如,“一马离了西凉界”等3个“导板”,前两个依然用“高5”字腔,只是不以此邀“好”。而“八月十五月光明”一句的“明”字,唱时用脑后音,不加“哪、啊”,听起来也很有力。几段“原板”平铺直叙,稳重大方,“流水”和对口“快板”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就字按腔,不加雕琢,越听越有味道。特别是“提起当年泪不干”一段“流水板”最见功力,“流水”的行腔尺寸不能太快,快了虽然省力,但有的腔却唱不出来,所以必须有功夫,才能字字清楚、声声入耳。这一大段的结尾,还有一个挺拔的“高5”音,虽是一拔即转,但必须是那个劲头,光有嗓子也不一定能出那个劲。至于《大登殿》戏中的“导板”“原板”也是舒展流畅,“二六板”更是单摆浮搁,每句的音符都不多,但是入耳清醇、余味无穷。 梁先生强调,杨派的表演和唱念风格是统一的。梁先生参加过一次程派演出《武家坡》后,有个很懂行的人评价他的表演“规矩大方”,梁先生谦虚地认为“过誉了”,但这四字的评语给杨宝森先生是合适的。对于《武家坡》《桑园会》和《汾河湾》的内容有“调戏”成分的戏来说,表演容易过火。他看过马连良演的《桑园会》,潇洒飘逸帅极了,其眼神和做戏都很独到、出彩,后来再演这出戏,便借鉴了许多马派的演艺路数,很讨巧。而杨宝森先生的表演总是点到而已,决不过分,尤其是在《武家坡》中,“八月十五月光明”以后的几番“调戏”动作,不做大的夸张,既不哗众取宠获得廉价的效果,也不失剧中人物的身份。梁先生对杨派艺术的深刻体会,对后学者的启发、教诲与帮助是巨大的,是我们领悟、认知与理解杨派演艺本质特征的经验总结。 (此文题目为老戏《二堂舍子》中的一句唱词,在此借用意作缅怀“省京”两位令人景仰敬慕的先贤——宋德珠和梁庆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