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张泽洪中古史上的天师与天师道

张泽洪中古史上的天师与天师道

[摘要]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师后裔的活动,龙虎山张天师嗣教的时代,唐代龙虎山天师道的重振及影响,是中国道教史研究中尚存争议的问题。论文从道教发展史的宏观背景,对天师与天师道进行新的诠释。认为龙虎山不同天师世系文本的编撰问世,是道门对龙虎山张天师传教世系的历史记忆,是龙虎山张天师社会影响日增的结果。 在魏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史的研究中,张陵祖孙三代之后十余世天师后裔的活动,龙虎山张天师的嗣教及兴起时代,元明时期编撰的天师世系传记的真实性、可靠性,都是国际道教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侧重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师后裔的活动,对龙虎山张天师嗣教及天师传承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求教于道教学界各位方家。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天师后裔 道家及其神仙信仰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而道教的创立则以张陵建立教团为标志。东汉顺帝时期(126-144),张陵进入西南的巴蜀地区传道,开始创立道教教团的活动。经过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张陵天师道在巴蜀地区扎下了根基,被时人称为五斗米道的教团也发展到相当的规模。至张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政权,割据汉中、巴郡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兵十万西征汉中,张鲁弟张卫以数万人马据守阳平关,为曹操大军所攻破。张鲁降魏之后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其五子皆封为列侯,张鲁女与曹操子联姻。天师道北迁邺、洛阳、长安等地,导致天师道在更广阔地域内的传播。《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载张鲁降魏事说: 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曰原侯。子富嗣。 《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张鲁降魏事相同。继张鲁之后嗣教的张富是长子,在天师世系中记载为张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载:张滋,字元微,系师长子也。魏晋史籍还记载张鲁第二子张广。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八引《魏志》载: 张广字嗣宗,鲁第二子也。鲁雅为魏武所宠,诸子未胜缨,并遣中使拜授官爵。 张鲁五子中仅张富、张广见于《魏志》记载,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记载张鲁长子张滋有四弟,即张永、张盛、张溢、张巨。《魏志》记载的张鲁第二子张广,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记载不同。张鲁举汉中、巴郡降魏以后,曹操采取联姻等手段,以笼络张鲁及其天师道徒。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八引《南郑城碑》载张鲁: 位尊上将,体极人臣,五子十室,荣并爵均。童年婴稚,抱拜王人,命婚帝族,或尚或嫔。 但张鲁建安二十年(215)北迁后,翌年即羽化而亡,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之东。梁陶弘景《真诰》卷四《运象篇》载张镇南之夜解事注说: 张系师为镇南将军。建安二十一年亡,葬邺东。后四十四年,至魏甘露四年,遇水棺开,见尸如生,出著床上,因举麈尾覆面,大笑咤又亡。仍更殡葬其外。书事迹略如此,未审夜解当用何法。依如许掾,似非剑、杖也。 张鲁夜解的灵异事迹在民间流传,为陶弘景撰《真诰》所引录。 张鲁五斗米道政权割据汉中30年,当地留下张天师及其后嗣的遗迹传说,反映出民间的张天师崇拜和影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载: 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 张鲁城在崤岭(今勉县老城西之走马岭),该城堡周长五里,东西北三面绝壁,只有南面有小路入城。建安二十年秋七月,曹操大军进兵汉中,张鲁弟张卫据阳平关张鲁城以拒守。曹军夜破险峻的张鲁城,该城堡即毁于此次战火。张鲁治即张鲁经营汉中时期设立的浕口治,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第十八治。而浕水之西白马山要塞的张天师堂,是张鲁治中张天师居住之所。张鲁城有张鲁治(浕口治)、张天师堂,为张鲁汉中五斗米道的、宗教中心所在。庾仲雍撰《汉水记》五卷,其中记载了白马塞、张鲁治等天师道遗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录《汉水记》,齐梁殷芸(471-529)《殷芸小说》亦援引《汉水记》,据此可判断庾仲雍是东晋刘宋间人。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载: 《汉水记》云:西县有白马山。又《张衡家传》云:衡于浕口升仙时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往有白马,因以为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 汉中地区还有女郎山张玉兰墓的遗迹传说,折射反映民间对张鲁之女张玉兰的崇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载汉水: 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状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 西晋司马彪撰《郡国志》,最早记载汉中张玉兰的遗迹。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十二引《郡国志》载: 梁州女郎山,张鲁女浣衣石上,女便怀孕。鲁谓邪滛,乃放之,后生二龙。及女死,将殡,柩车忽腾跃升此山,遂葬焉。其水傍浣衣石犹在,谓之女郎山。 唐徐坚《初学记》卷八《州郡部》山南道引《道家杂记》载: 张鲁女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雾蒙身,遂孕。耻之自裁,临死谓婢曰:死后破吾腹。婢依其言,破得龙子一双,遂入汉水。女殡于山顶。龙子后数游母墓前,遂成蹊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的《道家杂记》,当是汇辑民间道教奇闻佚事的著述,该载张玉兰生龙子的灵异事迹,蕴涵天师之女非同凡俗的象征意义。张鲁女墓,亦名女郎祠,又名女郎庙。在今勉县东南约10公里的温泉镇光明村姑子山(俗称灌子山、观子山、女郎山)。勉县温泉镇光明村姑子山顶的张鲁女墓,在清末时期还有祠庙30余间及塑像、砖塔、碑碣等,民间将张鲁女奉为求子女神。 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而在道经中则尊称为三师。道书称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由于三张在道门的尊崇地位,天师子孙始终受到道教各派的重视。刘宋徐氏《三天内解经》卷上说: 自从三师升度之后,杂治祭酒,传授道法。……而今六天故事渐渐杂错,师胤微弱,百姓杂治祭酒,互奉异法,皆言是真,正将多谬哉! 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治屋》引刘宋道书《太真科》载: 立天师治。……天师子孙,上八大治山居清苦济世道士,可登台朝礼。 刘宋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载: 若配治中复有合法者,本治道士皆当保举,表天师子孙,迁除三八之品,先署下八之职。 三八谓五斗米道二十四治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士修行的功德升迁,散气道士须依次升迁别治、游治、下治、配治,最后升迁至最高的三八之品,而道士升迁三八之品要获得天师子孙的认可。上引道经的记载说明刘宋时期江南有天师子孙活动,并受到江南道教各派的尊重呵护。江南上清派推崇三天法师张陵,道经称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就得到张陵道法的传授。在茅山宗渐趋兴盛的齐梁时期,曾有天师子孙赴茅山参访居住。《茅山志》卷二十《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文》,碑阴及两旁遍刻齐梁诸馆高道姓名。该碑阴题名见载于《采真游篇》,《茅山志》卷十五《采真游篇》载: 天师九世孙张玄真,道兼三洞,德流四远。天师十世孙张景溯,容行识业,秀挺超群。天师十世孙蜀郡张智明,天师十世孙蜀郡张子华,天师十世孙张锵,天师十世孙张曅,天师十世孙张楷,天师十世孙张胄。 此外,排列在诸馆主女官之列的还有天师十世孙女张子台,天师十世孙女张季妃。梁普通三年(522)立《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文》,碑阴载茅山上清派之馆主、馆主女官、精舍女官、三洞法师、邑主等共90人,题名第二至七全是天师子嗣。从碑阴题名的排列顺序和评价话语,可见茅山上清派对天师后嗣之尊崇。上述天师子嗣共有10人,约在齐梁之际访道于茅山。南朝还有天师十二世孙张裕,在虞山招真观靖庐修道而名闻江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六引《道学传》载: 张裕,天师十二世孙。起招真观,植名果,尽山栖之趣,梁简文为制碑。 南朝陈马枢撰《道学传》二十卷,入选者皆魏晋南北朝知名道士。张裕在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建招真观,梁简文帝《招真馆碑》说: 道士沛郡张君,讳道裕,字弘真。即汉朝天师陵十二代孙。天监二年,来至此岫,栖遁十有余载。夜忽梦见圣祖云:峰下之地,面势闲寂,宜立馆宇,可以卜居。裕师潘洪,隐始宁四明山。无何,有人耳长发短,云从虞山招真治来,言讫忽然不见,潘驰信报君,君因辞山旧居,而以梦中所指峰下之地,即以为治,故号招真。 梁简文帝特为招真观立碑撰文,可见张裕受到南朝梁代皇帝的重视。招真治位于虞山南岭下,张裕因感异梦而兴建此靖庐。民间相传张道裕羽化升仙之时,还曾瘗法剑于虞山之西麓。魏晋南北朝道教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之说,靖庐是天师道士的修道场所。虞山招真治名列三十六靖庐之一,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三十六靖庐说:元阳庐,在苏州常熟县张道裕宅。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十五《真白先生》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载:梁武初未知道教,先生渐悟之。后诣张天师道裕,建立玄坛三百所,皆先生之资也。张裕得到茅山宗师陶弘景的支持,建立弘扬天师道的玄坛三百所,由此在江南形成一定势力。唐代道经《受箓次第法信仪》收有天师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天师治仪》,梁武陵王即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以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镇成都,则任梁武陵王府参军的张辩亦应居成都,此张辩应邀从政出任参军,但撰写道教经书《天师治仪》,约成书于552年,收入唐代道经《受箓次第法信仪》,说明他在世俗间仍以弘道为己任。上述史籍道经的记载,说明南朝齐梁时期有张天师九世孙、十世孙、十二世孙、十三世孙的活动,也就是说张天师的世系在江南递代传承,张天师的后嗣仍然在江南各地弘扬正一之道。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增设两项日常性活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同志一行到天师府调研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莅临天师府视察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时代及与《老子想尔注》的关系 任宗权:天师道之兴起与早期道教韵学 你所不知道的天师府前世今生

标签:

猜你喜欢

无欲则刚形容什么 王重阳太极拳之...
在中国道教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智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宗教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重阳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他...
大道至简的下一句 清代词人朱彝尊...
清代词人朱彝尊行书作品《琵琶行》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
道教常用语口头语 学霸生活-紫根...
紫根上的思绪:学霸背后的秘密世界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满了校园的小巷。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书本翻页的声音。这个时候,许多学生都已经躺在床上沉浸于...
相由心生 全国第一届书法...
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篆刻作品欣赏共计153方(原大)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