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青蛙与公鸡的辩证法

青蛙与公鸡的辩证法

墨子在教学上曾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因此,他提倡学生质疑问难,自己总是幽默地运用浅显的比喻加以解答,使学生心领神会。

有很多关于墨子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这一教学特色。有一个“蛙噪”与“鸡鸣”的故事。有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要是说得太多,还有什么好处!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着叫着,弄得舌干口燥,却从来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但是,鸡棚里的雄鸡,只在天亮时啼两三次,大家知道鸡啼要天亮,都很留意。所以,说话要说得有用处。”

还有一个“灭火”与“引火”的故事。有一次,巫马子问墨子说:“你主张‘兼爱’,世上的人也不曾得到你什么好处;我不讲‘兼爱’,世上的人也不曾受到我什么害处。你们只是嘴上说说罢了,事实上没有发生一点效果。这样,也不见得你好在哪里,我又不好在哪里。”

墨子说:“比如有幢房子被烧了,某甲打算取水去救火;某乙却打算拿些引火的东西去帮助火势燃烧。他们俩人的想法,虽然还在头脑里,还没有做出来,可是你倒说说看,这两个人哪个对,哪个不对?”

巫马子道:“当然是甲对,乙不对啊!”

墨子道:“我们的事,和这甲、乙两人有什么两样呢?”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墨子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熟人,他见墨子面色憔悴,颜容失色,筋疲力尽的样子,就劝墨子说:现在天下的人都不肯行义,你又何苦独自去奋斗呢?墨子铿锵有力地答道:比如某人有10个儿子,只有一个愿意在田里耕作,其余9人则闲着不肯干活。那么,这个做事的儿子就不得不加倍努力,否则大家都会挨饿。现在,天下行“义”的人这么的少,你就应该劝我更努力于推行“义”才对,何故反来劝阻我呢?这些话充分表现了墨子为了实现其人生抱负所立下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标签:

猜你喜欢

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的区别 宋词之美张若虚...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唐宋时期,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诗,以及苏轼、柳永等人的宋词,被后世誉为“十首最好的古诗词”。其中,...
道家思想也称为 六种人不宜入道...
六种人不宜入道观:探究隐逸之地的门槛与禁忌 在中国古代,道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场所,不仅是修炼者们寻求内心平静、精神提升的地方,也是传承古老文化和智慧的中...
入道的前兆 道德经中的智慧...
在古代中国,道家学说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影响了无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通过《道德经》这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哲学...
大道至简意思解读 修炼秘籍-九字...
九字真言的力量:如何内心调律与精神提升 在中国文化中,修炼九字真言是一种深厚的修行方式,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心态,还能带来身心上的平衡。这些真言通常源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