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天人可以合一

天人可以合一

儒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代很多贤人志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阐发。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

首先,天的基本规定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如此的天命对人事居于主宰的地位,它虽不具有直接的人格神的意味,“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但它的运作却往往是与人的主观愿望、意志和行为相违的,这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当然,其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而在人一方,只有最终屏除其主观的好恶情感而顺从于天,才能有资格担当起上天的大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离娄上》)。

其次,则是陵园子天人合一观的更为根本的含义,即从心性角度发明天人,把人对外在必然的关系转换为主观意识(心)向内体验仁义道德本性(性、天)的关系,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体验。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他的本心或良心,因内含仁、义、礼、智的道德本性,又称“仁义之心”;如此在心、性又被称之为“天爵”或“天之所与我”的“大体”,故心、性、天实质上是同一的概念。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命题。因为万物的本性同样由天所赋,而天性即在我心,只要向内体验到本性,也就与天、与万物之性相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对人而言,再没有比这更为快乐之事了,所以说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孟子的心、性、天合一观影响深远,后来儒家的心性哲学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思路。

孟子认为,人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能完全了解天。修养自己的心性,就是侍奉天。这是儒学天人合一说的基础。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是同类,所以可以互相感应。比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每年有360天,人的骨骼有360节;天是圆的,人的头也是圆的;天有五行,人有五脏等等。因此,天是人的曾祖父。并且说道:按照类别来考察,天与人是一类。这是天人合一说的正式提出。这样的天人合一说,又叫“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范型。

宋代,张载提出,天就是那广大的虚空,而虚空就是气,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气中固有的存在,所以“天人一物”,即天和人是一样的存在物,并且完整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二程则认为,人是由气聚合而成,气中有理,理是气的主宰,这个理,就是天理,人的本性和心灵就是天理,所以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并没有分而为二,所以不必说什么“合”。这是更加彻底的天人合一说。董仲舒主要从形体的外部结构上论述天和人的一致,宋代儒者则主要从人的精神内容上论述天人合一或天人为一,天人一体。他们的共同点是,人是天降生的,人的本性是天赋予的。所以,王夫之说周敦颐《太极图说》所说的太极分化成阴阳,阴阳分化成五行,阴阳五行的精华聚合成为人,五行的性质构的本性,是彻底弄清了天人合一的本源。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和佛教能一起信吗 描写黄山松的古诗句
1、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2、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4、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5、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道家无为无不为思想 道韵探索穿越迷...
在茫茫人海中,有一股清风徐来,带着淡淡的青莲香气,这是古老而神秘的道教文化,它深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之中,对后世影响深远。道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
道家学说又称为 微信名道法自然...
一、引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微信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而“道法...
老子的人生哲理句子 张三丰一生中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武当山和张三丰这两个名字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武术、道教文化有所研究或兴趣的人来说。然而,在众多传说和故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悬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