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回乡偶书二首183其一

回乡偶书二首183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思乡 感慨 伤老 早教古诗100首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来了吗 如来原版 六种人不宜去道...
谁是最不适合去道观的人? 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中,道观一直是人们寻求内心平静、修炼功德的地方。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踏入这些地方。对于那些具有特殊职业或...
百家争鸣是哪100家 帝王术探秘法家...
是什么使得帝王术既有法家之长又兼具道家之韵? 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实用策略的结合体——“帝王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手中。然而,关于帝王术的哲学...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笑谈智慧道语经...
笑谈智慧:道语经典语录的幽默解读 在浩瀚的哲学和智慧宝库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深邃的见解,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文明遗产。其中,道德经被誉为中国...
无欲无求的人最难对付 在战国时期道德...
《道德经》的由来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后...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