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陕西民间语忌

陕西民间语忌

语忌之一种,是名讳禁忌。古代指不直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这些人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就采用改字、缺笔等方法来回避。例如,西汉因避女强人吕后之讳(雉),将雉改称“野鸡”;唐代因太宗名世民,将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菩萨”,玄奘干脆改译为“观自在菩萨”;清圣祖名玄烨, 耀县五台山太玄洞改作“太元洞” ;孔子名丘,后人将“丘”字改写成“E”,并将丘姓改为“邱”。另外,文人还避家讳,司马迁父名谈,司马迁在《史记》中改赵盂谈为赵孟同;诗风特异的李贺为避父讳(晋),不能考进士。这类例子在古籍中俯拾皆是。

名讳禁忌今天依然存在,例如禁止子女直呼长辈的名字。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以辈分代替名字,如“爷”、“婆”(祖母)、“大”(“爹”的古音)、“妈”、“舅舅”、“妗子”等。下级称呼上级时,多以职务代替名字,如“赵乡长”、“钱”等。在有些县,就连长辈也不能直呼某些晚辈的名讳。清涧县,岳父、岳母忌呼女婿之名,而以姓加“女婿”称谓,如“孙家女婿”;娘家对已出阁之女以婆家的姓称谓,如“李家”;公公婆婆呼儿媳时,以儿子之名加“家”字,如“牛娃家”;儿媳生育后以其孩子之名加“妈”字,如“兰兰妈”。

民间认为,语言和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完全一致的效应关系,说福能带来福,说祸能招来祸。在这种俗信的基础上,产生了对不吉利语言的禁忌。潼关塬离秦岭很近,塬上的人常赴山中砍柴。旧时,常有人因途中他人说了“狼吃了”、“你今(天)要落崖”等话而不进山。民间在喜庆场合极忌讳不吉利语,如果必须说,就得改换一种说法,如把“死”改为“老了”、“升仙了”,将制棺材叫作“盖房” 等。 一些职业集团还有自己特有的禁忌语,如商人忌言“赊”,便将蛇改称“长虫”。白河县的商人把舌头改称“赚头”,将猪舌头叫作“猪赚头”。商人忌言“住”,把箸改为“快”,后来写成“筷”,现在“筷子”已取代箸成为社会通用词。有时候,某些职业集团的禁忌语会被临时与他们发生关系的人接受,如乘船时不但船主忌言“沉”、“翻”、“倒”,乘客也忌。白河县把船“到了”称为“拢了”;将“倒了”改为“顺了”。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士常用的口语 道家文化的智者...
他们是谁?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了无数人。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如何理解宇宙万物,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他...
修心悟道最高境界句子 道家学派人物隐...
一、隐逸山林中的智者与自然的对话 在中国古代,道家学派是一种深受自然哲学影响的思想体系,它强调内心修养和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学派的人物中,有很多是以隐逸山...
无欲无求而无所不有 道家学派代表人...
在中国哲学的海洋中,道家学派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它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探索者前来驻足。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他们通过著...
道家文学代表作 道家思想的代表...
一、道家思想的源起与发展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代表人物如同智慧的风云之巅,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先贤,如老子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