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美的确立甲骨文艺术
空间美的确立—甲骨文艺术
有人说是伏羲氏造八卦书;有人说是仓颉造字;还有的把神农氏与黄帝也拉来作为文字的祖先。至少我们现在是这么看的。 中国人对线条具有先天的领悟力与把握力。诚如三国时钟繇所说的那样:“笔迹者,界也”。一道墨线,界出无限空阔的空间、也界出了人类最值得讴歌的美的存在。 甲骨文约诞生于公元前12-11世纪,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为我国商代的贞卜文字,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字形大小错落有致,纯古可爱。它在文字系统化方面迈出了坚实而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导致了汉字结构体系的初具规模,其结果则是汉字书法空间结构美的成形。它摒弃了原始的“象形”因素的形式限制,鲜明地显示出自身的特征:抽象的绝非摹仿式的空间,从而与绘画拉开了距离。这后一点决定了书法发展的命运。 错落的、曲直交叉的线条,疏密相间而进退有序的结构与章法,这是在表面上作为实用文字形态而存在的潜在艺术性格。有时想想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后世有多少自诩书法家的人把字写得“布如算子”,清代出现的“馆阁体”并差点窒息了书法艺术本身,可是这些瓦釜篇瓮时代的先民们却对书法空间如此敏感,竟具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力与把握力?! 中国汉字的象形阶段是存在的;但古埃及等也有个象形文字在,却未闻还有什么书法艺术。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观念意识自然是最坚实的理由。中国书法的价值即在于它以独特的审美潜能与旺盛的生命力,毅然决然地脱离了“象形”所加的种种限制,而在借鉴表象描绘方法的不久,即转向塑造自身的抽象空间美与线条美这一目标。而甲骨文的出现,为书法确立了一个极为宝贵的艺术基调。
甲骨文 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现有发现: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可参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人文、地理、灾祸......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