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高阳台除夜

高阳台除夜

《高阳台除夜》 ——(宋)韩疁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作品赏析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复杂心境。《高阳台》一调,音节整齐,开端是四字对句的定式。银签,指的是古时一种计时的器具。每过一刻时光,则有签铿然自落(这仿佛后来的计时钟的以击响鸣铃来报时)。一“频”字,可见守岁已久,听那银签自落声已经多次,——夜已深矣。重燃绛蜡一句,将除夕夜的吉庆欢乐气氛,形象地勾勒了出来。一个“重”字,将时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叹,精当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的不停息。韶华易逝,人又何堪?“衮衮”二字,继以“惊心”,笔力警劲动人,不禁令人联想到大晏的词句:“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让人如闻时光之流逝,滔滔有似江声!通宵守岁已觉勉强,睡乎坐乎,饮乎止乎?词人心存犹豫,几番无奈,词人最后的主意是:洒是罢了,睡却不可,决心与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岁的清苦诗侣。本是词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说梅花多情,来相伴我。如此可见守岁者孤独寂寞之情。下片笔势一宕,忽然转向邻娃写去。邻家少女,当此节日良宵,不但彻夜不眠,而且为迎新岁,已然换上了新装,为明日春游作好准备。看她们不但衣裳济楚,而且,装扮首饰,一派新鲜华丽气象。写除夕守岁迎新,先写女儿妆扮,正如辛稼轩写立春先写“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旛”,是同一机杼。写除夜至此,已入胜境,不料词笔跌宕,又推开一层,作者想象东风也被少女新妆之美而勾起满怀兴致,故而酿花蕴柳,暗地安排艳阳光景了。三句为奇思妙想,意趣无穷。这样,词人这才归结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经验感慨,说:青春美景岂能长驻,亟须趁此良辰,“把握现在”,从此“明日”新年起,即去尽情游赏春光,从残雪未消的楼台院落一直游到春日迟迟的园林胜境!通览全词,上片几令人担心只是伤感衰飒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则以邻娃为引,物境心怀,归于重拾青春,一片生机活力,才知寄希望于前程,理情肠于共勉。

标签:

猜你喜欢

无为与有为作文800字 念九字真言的深...
灵性觉醒的起点是什么? 在一个宁静的山林中,传说有九个字能唤醒内心最深层的灵性。这些字被称为“念九字真言”,据说能够引发一场精神上的革命,让人摆脱世俗束缚...
道图片大全 心灵深处的光芒...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是好。在这样的时刻,如果能找到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那...
庄子道家思想主张什么 常无为而无不为...
常无为而无不为:解读淡泊明志与事业成就的内在联系 常无为,源于中华文化的智慧 在古代哲学中,常无为是指一种宁静致远、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强调通过放...
那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小说家的思想主...
笔下世界:探索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理念 在小说家的思想主张中,文学作品往往不仅是虚构的故事,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映。它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和细腻入微的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