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怨情

怨情

《怨情》 ——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作品赏析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标签:

猜你喜欢

为什么学易经后人废了 道家学派代表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谁 道家学派,源自中国古代,是一门集哲学、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深厚思想体系。它以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为核心,其思想内容主要围绕着“道...
道观为什么不能随便去 道德经第二章朗...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道德经》被视为一种智慧之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深刻思想和哲学观点。《道德经》共有七十篇,每一篇都是一种独特的智慧结晶,传递着人类追...
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的区别 如何理解先天下...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 探索内心的责任感 在古代哲学中,"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悲欢离合、成败得失都与大众的...
易经必背口诀 道德经全文及译...
探索老子的智慧:道德经全文解读与免费翻译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其代表作《道德经》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道德经》是一部集哲学、政治、军事于一体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