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塑造儒家美学的伦理学著作孝经

塑造儒家美学的伦理学著作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邴疏。全书共分18章。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烦琐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封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该书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还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最核心的一句话 道德经的智慧之...
道德经的智慧之光:拼音完整版免费赋能新时代学习者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一种内心的平和与世界观上的明确。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深...
大道至简是道德经第几章 大道至简繁星之...
大道至简:繁星之下,简约的光芒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大道至简这四个字眼似天籁之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思。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孔子提倡的一种生活态...
大道至简生生不息什么意思 修仙之旅探索神...
为什么要修仙? 在这个充满幻想和魔法的世界里,修仙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数人投入到了修炼中,希望能够获得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智慧。这一路上,他们...
道家很有仙气的诗句 自学道家的神秘...
了解自学道家法术的重要性 自学道家法术,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视越来越多。通...

强力推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