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蕴含道家法家思想的著作慎子

蕴含道家法家思想的著作慎子

《慎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等人所著。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 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第一,慎到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 第二,他提倡重“势”和“无为而治”。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四大天师是哪四位 从庄子到老子走...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中华文化如同一股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道家学说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后世产...
道教第一人是谁 书法作品欣赏墨...
一、书法作品欣赏:墨香绕心 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书法艺术如同一道悠扬的曲调,它以其独有的韵律和节奏,吸引着无数探索者前来品味。每一次挥毫泼墨,每一...
魏晋道家代表人物是谁 道德经全文解读...
道德经全文解读:探索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 正规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交汇之处。它以简洁明...
道教的人物有哪些 道教神仙体系中...
在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道教作为一种复杂而深奥的信仰体系,其神仙概念丰富多彩,涵盖了天地万物之精华。道教中的“最高神仙”这一概念,常常被人们所追求,但其确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