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树非遗工艺传承探索民俗知识与社会融合的故事
踏入冬日的宜春,步履匆匆抵达江西省樟树市的樟树贡酒业有限公司酿造车间,那里工人们以熟练的手法,依照传统工艺进行酿酒。糟醅与优质大米在粮山雾海中交融,按照“轻、松、薄、准、匀、平”的标准,将拌好的酒糟装入甑中共蒸,以此来提取出香浓的酒精。接下来,他们将蒸过的糟料推进摊晾机,让其自然风干……
据《樟树县志》记载,1765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赣江边偶然闻到异香,被带到了清江府,当地官员奉上樟树佳酿,乾隆皇帝一尝龙心大悦,便决定让其成为贡品,并命名为“樟树贡酒”。民间传唱:“乾隆皇帝下江南千里飘香樟树酿;千盅万斛醉不还回龙金岸樟树贡。”这便是得名于此。
负责人付爱平解释说:“做好每一瓶酒,我们要讲究十个字:曲就是我们的原料,一曲二米三师稳准细净。稳扎稳打,不断创新。”
执行董事黄婷表示:“我们公司70多年的历史里,有着无数荣誉,如中国白酒中南核心产区风格特色奖等。此外,还获得了‘全国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和国际传统发酵食品创新大赛金奖等。在未来,我们将坚持传统技艺,同时不断创新,以提升品牌故事,让世界体验中国特有的白酒风味。”
而在距这里不远处的是著名药都——樷木子,这里的药材炮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走进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你能闻到浓郁的草本气息。一位34岁女孩杨旭莹正认真切割白芍,她左手固定材料,用铡刀快速切下厚度如纸张般的一片。
“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她微笑着说。她是公司设立的一个培训班的一员,在工作之余跟随老手习练技艺。
副总经理张小波自豪地说:“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这些古老技艺。我希望未来的几代人能够继续继承下去。”
近年来,该地区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并通过政策整合资源,加速医药产业升级,为这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