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点绛唇寂寞深闺

点绛唇寂寞深闺

点绛唇·寂寞深闺作者: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①“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②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③“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赏析】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最厉害的人是谁 道法自然顺应天...
道法自然,顺应天机:无为哲学的深远意义探究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智者和哲人对“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什么意思”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他们认为,...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 雷霆启示解读五...
雷霆启示:解读五雷诀的口头秘籍 一、引言 在古代中国,武学修炼之道多有神秘莫测之处,其中“五雷诀”便是一门深奥而又独特的内功心法。传说中的“五雷诀正确口诀...
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道韵永恒探索道...
《道德经》的诞生与历史背景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它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完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部著作...
三大道教鼻祖 静听宇宙的歌无...
一、无为之道的起点 在宇宙浩瀚的旅程中,无为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哲学。它源远流长,穿越了东方文化的深渊,成为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外界和谐共...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