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客家人说咱地有个智慧园藏着千年的文化宝库

客家人说咱地有个智慧园藏着千年的文化宝库

摘要:读“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它是客家谚语的精华,是客家民间文学的瑰宝。一句好谚语,就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客家的集体智慧和独特文化。

旧时客家地区,每一个谚语都记录着他们勤俭独立、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如今仍在传承中。岁月如歌,将这些谚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代人的心灵深处,让它们成为精神上的避风港。

翻开记载这些谚语的书,你会发现农事相关的最多。这与客家的多元复合山区农耕文化不谋而合,它们是农业文明的一面镜子,是心理传承和积淀。

从中原迁徙至此地的客家人,以“耕读传家”为祖训,他们以农为本,这份传统被世代相继。“虽在明清时期有部分因生活所迫离乡,但大部分仍固守于这片土地上。”

在生产力落后、科技未发达时期,依赖经验进行农业生产。为了便于传播,这些经验被总结成谚语。阴晴冷暖雨雪寒暑等天气因素制约了农业,因此,在这些谚语中充满了关于天气、天象的话题。

例如,“霜加南风必下雨”,“霜降大风暖到立冬”。这些气象谚语是前辈们通过反复观测总结出的规律性论断,不仅指导他们安排农事,也要求他们具备基本常识。“气象谚语成了当时指南针。”

将气象与节气结合的也很多,如“清明前种田;清明后种豆”。老人们经常引用这样的例子,“按照节气播种”成为习惯。而二十四节气决定了许多活动,因此积累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话题。

这些话曾是帮助维持生计的参谋和军师,现在老一辈还能流利地说出。但随着技术提升和信息时代到来,这些话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当实际情况与它们不符,它们失去了生长土壤。不过,还有一点,即使现在已经现代化,一些孩子仍然听闻外婆讲述古老故事,比如镬底起火星预示雨或蚯蚓出现预示晴朗。这就是童年学习语言感知自然的一个渠道。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有名的人 基诺族大鼓
基诺族木质皮鼓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基诺族木质皮鼓,鼓面直径55厘米,高88厘米,长约130厘米,20世纪八十年代征集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基诺乡。鼓身为...
道教的人物有哪些 入戏扶他柠檬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板突然召见了公司的新人小李。小李心中暗自惊疑,这是不是因为昨天他不小心将客户的报告放在了垃圾桶里?走进老板办公室,小李看到的是一位...
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修道人能有爱情...
在宁静的山林中,修道院是对世俗世界的一种逃避,但是在这些被时光抛弃的墙壁间,也藏匿着一段段温柔而又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人们常会好奇,修道人能有爱情吗?这个...
道教最高的神仙是谁 体育老师C了一...
教室里的运动会:一堂让学生捧腹的体育课 在学校里,体育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不仅能够指导孩子们学习各种运动,还能用自己的幽默感,让课堂变得充满乐趣...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