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居建筑图片中的围屋故事燕翼围的社会篇
在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历史悠久的燕翼围以其坚固的防御体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宝贵遗产。这个始建于清顺治七年的围屋,是由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倾力所建,耗时27年才竣工。这座围屋高14.3米,占地1367平方米,有4层34间房,每层房间环通,对角有炮楼,每层都有枪眼。2001年,它成功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燕翼围的命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出自《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意为为子孙筹谋,就像燕子翼护小燕一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该围屋对角各有一个炮楼,从上空望去,就像一只飞翔的燕子。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该名来自于清朝道光年间赣州知府周玉衡题写,当时他曾在此居住几天,被两位主人夫妻恩爱深深打动,因此题写了“燕翼围”。
除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外,燕翼围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在明末清初,这个地区充满盗贼和械斗,而赖福之为了避乱,最终决定建造这座巨大的围屋。他请来丰城名师工匠,并历经三代才完成了这项壮举。
然而,在赖福之逃往九连山避难之前,他被迫将金银财宝丢入池塘中,这次遭遇让他意识到只有靠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因此发誓要建设一座能保护家人的高大圍屋。此外,他也没有忘记仆人对祖先的救命之恩,每年祭祀时总是先祭仆人后祭祖先。
另一方面,在清乾隆年间,一位叫徐老四的人常来杨村做客并小住,他感受颇深,并立志日后也要发大财做大屋。在他的努力下,他最终成为了一位大财主,并与杨村的一个女孩结婚,他们选择嫁给了原来的家庭,即雷氏家族。他们一起建立了更宏大的新圍,並且与原来的家族紧密相连,为世代传承留下美好的回忆。(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