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客家人为何总说上下左右不是东西南北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用这四个字来祭祖结果成了常用语现在连祭口诀都变成日

客家人为何总说上下左右不是东西南北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用这四个字来祭祖结果成了常用语现在连祭口诀都变成日

客家方位感的奇妙:从“上下左右”到历史与河流的故事

说起方位感,客家人通常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只有“上下左右”的区分。例如,梅城人说“下大埔”“下丰顺”,大埔人、丰顺人说“上梅城”;至于兴宁人、五华人来梅城,则一般说“下梅城”。那究竟何为上何为下呢?

实际上这种“上下关系”与河流的走向有关。梅州境内河流密布,主要的河流有韩江、梅江和汀江,其中梅江被视为梅州人的母亲河,全长307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达14061平方千米。

历史上,由于客属地区山多林茂、经济滞后、交通不便,开辟及维护陆路往往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而且陆路周边极易成为盗贼的藏身之所,缺乏安全保障,所以旧时不同县域的百姓(尤其是做生意的)之间来往,主要还是依靠水路进行。

走水路的话,“溯江称作‘上’”,顺流叫作‘下’”,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这样一种用法。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生活环境,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方向。

除了"up" and "down", "left" and "right" are also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ords for indicating directions in Hakka dialect. For example, when standing on someone else's side, they would say "" (left side) or "" (right side). This is not only simple but also intuitive.

由于历史上的客家多生活在环境封闭、视野受阻的山区,因此对外部世界了解有限,“东西南北”的概念几乎派不上了。久而久之,它也就完全被更为直观,更接地气的一种表达方式所取代了——那就是我们今天熟知但又略显古怪的 “up”, “down”, “left”, and “right”.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在各县市区之间最常见的是通过陆路通勤,而非水路。但即使如此,这些基于河川的地理记忆仍然深深植根在我们的语言中,是一个关于过去与现在相互交织的小故事。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的创始人物 如何帮助我们保...
抱朴守拙,源自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方式,它强调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
道教人物形象介绍 从隐逸生活到政...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老子是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立了道教,并且著作有《道德经》和《庄子》。关于道教创始人是谁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涉及到...
道家真人都有谁 夹一天不能掉早...
我是怎么坚持每天早晨锻炼的? 记得那时候,我还年轻,总是在试图找到那个“完美”的生活方式。有段时间,我决定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这是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家创始人代表作及主要思想 道教圣贤们为何...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儒释道三家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儒、释、道三家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释迦牟尼佛和老子,他们各自创立了独立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