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竹雕刀尖风雅的社会传统纹饰
客家竹雕,源于唐代,一千多年的历史,如同一段传奇。它以其独特的工艺精湛、品位高雅而深受人们喜爱。在章贡区,这门技艺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创新。
首先,选择优质的竹料,是制作高品质客家竹雕不可或缺的一步。孟宗竹和桂竹是最佳材料,它们被砍伐后要经过一个月的储存,再用中草药进行浸泡,以防虫蛀和开裂,并增强刚韧。
接下来,制坯、绘图、粗雕、精雕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求细心与耐心。尤其在雕刻环节,客家竹雕融合了中国书法传统技艺,用不拘一格的“乱真雕刻法”来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有阴线、阳刻、圆雕等多种技法。
最后,上漆打磨,使作品更加光亮夺目。这一切所需的是对手感和刀法的掌握,以及胸怀奇思,对形象施展之术,让细微处纤毫毕现,让豪放处飞禽走兽活灵活现。
传统的手工打造过程繁琐,但这正是让作品显得特别的地方。一方方色如琥珀的竹段上面,或古朴素雅,或轻灵飘逸地刻着各种图案,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智慧结晶。
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章贡区将客家竹雕传承人纳入文化艺术储备人才库,并定期在中小学开设客家竹雕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这种独特的文化教育,从而使这门技艺能够不断流转下去。(赖联明李成生记者邹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