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古老时光中的元宵节传统艺能如龙舞在此夜绽放
我们中国人对于元宵佳节往往是非常重视的,各地有各地的过法。而在闽南地区,则以舞龙、龙艺的方式去庆祝元宵佳节。勤劳的人们用自己传统的“龙艺”方式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丰收。
龙艺是平和县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每块木制艺板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长达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个艺板上站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他们按戏曲人物打扮,并称为“艺旦”。
以前,要是哪家的小孩被选中了去“装艺”,则是非常荣幸的,还可以得到一定的酬金。而在当今,要想你家的小孩去“装艺”,除了要交一笔钱外,还要走“后门”才能荣幸地当选。
过去,有24节、36节、48节多种,一九八六年中秋节,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结扎一尾72节,是闽南历史上最长的一尾 dragon arts. 各部门之间有木制旋纽连接,可以活动自如,在狭窄的地方也能进行表演。
平和始有 dragon arts,当不迟于明末清初。解放前的 dragon arts 活动,由各村村民凑合,并推出一名会首筹办。在集体举办时,艺术棚变得更加华丽,以电力照明取代原始火把等光源,同时伴随着广播歌曲,使得整个场面更为壮观。
近年来,这项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保留传统的一个重要环節,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也成为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这项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而且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添新的色彩,使得传统艺术更加生动活泼。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会在县城街道举行这个传统活动,其中数尾 dragon arts 游走街头,与配套队伍同步前进,也吸引了一些跟随者加入。由于其美丽与热闹,因此整个县城呈现出普天同庆闹元宵的大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