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竹雕刀尖风雅的客家人特征在社会舞台上的展现
在古老而又多山的赣南地区,生长着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林。这里,是客家竹雕艺术源远流长的地方,从唐代开始,这门技艺就已悄然绽放,如今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在这个地方,人们对竹子的欣赏与利用自古便有之,尤其是对那清秀挺拔、刚直坚韧、虚中洁外、四季青翠的孟宗竹和桂竹,更是情有独钟。
为了制作出一件精美的客家竹雕作品,一切从选择优质的原料开始。选材以孟宗竹和桂竹为主,它们被砍伐后,要先存放在一个月里,让它们呼吸新鲜空气,然后用特制的中草药浸泡,以防虫蛀和开裂,并强其刚韧。晾干后,即可进行精细加工。
整个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制坯、绘图、粗雕、精雕打磨抛光以及上漆等步骤,其中最关键的是那一刀决定一切的心血来潮——“乱真雕刻法”。这是一种不拘一格的手法,技巧高超,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或高浮雕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都能展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客家人的手法既讲究工整,又追求自由,他们胸怀奇思,用心于每一次挥动刀尖,每一次划过木头,都能将细微至极纹理活现于世,或描绘亭台楼阁,或勾勒飞禽走兽,或塑造人物神韵,让人拍案叫绝。这正是指尖上的艺术,也是刀尖上的风雅。
传统上,这些作品都是由手工打造出来,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耐心与毅力。一方方色如琥珀的小小物件,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故事,在章贡区客家竹雕传习所,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这种自然而然的美丽。
这些作品曾经参加全国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被广泛赞誉,并且获得了丰厚奖励。在2010年,它们甚至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保护这一宝贵传统技艺为目的,而现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孩子们正在学习这门祖辈留下的技艺,从小接受那份温暖而纯粹的人文关怀。(赖联明李成生记者邹忠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