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都有什么风俗梅州客家话既能软过糯米羹又能硬过棺材钉
在梅州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松口声,软过糯米羹;松源声,硬过棺材钉。从地理位置来说,松口和松源相隔不算远,但两者的语音差异却比较明显。松口声比“糯米羹”还要软,而松源声比“棺材钉”还要硬。
倘若从整个梅州来说,哪里的客家话最硬呢?恐怕十之八九的梅州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五华话”。因为“五华阿哥硬打硬”,而且五华是远近闻名的石匠之乡,“打石头”是一种力气活,只有健壮的硬汉能够胜任。
我们知道,五华历史上特别多的是坚韧的石工、石匠,他们以坚强著称,“五华阿哥硬打硬”的说法也就在各地传开了。原本只是形容打凿工具和石头的“hard”,逐渐延伸到了五华人的语言特色和个性上来。
兴宁毗邻五华,但两地客家话虽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点。兴宁的人们天生幽默开朗,这一点在网络上的搞笑视频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而梅县则以其优美动听的声音而闻名,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为“软”的地方,因为它与旋律优美的客家山歌紧密相关。
一种方言是否更为“hard”还是更为“soft”,本质上并不由它本身的语音特征所决定,而是受孕育并承载这门语言(方音)的土地历史、经济及个人主观印象等诸多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就像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风格一样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