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先生是谁希夷也
他是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生于五代宋初时期。关于他的出生地和年份,有多种说法,但普州崇龛和毫州真源是两大争论点。他的传记资料相对零散,加上著述大多散佚,对他的研究相对不足。
根据《群谈采余》,陈抟的出生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有一渔人举网得一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将其带回家中准备煮食,却在水刚热时雷电大震,物体裂开儿童即出,这便是从渔人姓陈名抟。毫州还流行着每逢农历十月十五日当地会举行庙会,以表达对“老祖”的景仰与怀念。
关于陈抟的寿命,《宋史·陈抟传》记载他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太华希夷志》称其享年118岁,而庞觉《希夷先生传》则认为他生于唐德宗(780-804)年间,享年200岁左右。不过这些数字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陈抟有两个名字,一是“图南”,二是“扶摇子”,均取自《庄子》的段落。在童年的生活材料较少,但据记载,他四五岁时,在涡水之滨遇到一个青衣媪,被她抱养并哺乳,使他成为了聪明过人的少年。
后来,他因进士不第而淡薄仕途,也因为亲丧而向往道教长生久视,最终弃家游山,与安期生、黄石公论道,并合不死药,以求长生。他拒绝了皇帝赐予的宫女,并写诗谢绝,还有几次受皇帝召见,但都选择保持清虚处士的身份,不为世俗所动。
在晚年的生活中,他曾经受邀至京城洛阳应考进士,不第之后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他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为师,从事易学研究,并著有多部书籍,如《胎息诀》、《指玄篇》等。此外,他还曾游峨眉山讲学,被尊称为峨眉真人,还著有《观空篇》等作品。
后来,他避忌赵匡胤,即将建立宋朝的统治者,便远离了赵匡胤,不知去向。当赵匡胤成为皇帝后,又尝试召见但被拒绝。直到宋太宗再次召见并赐予“希夷先生”称号,此后便继续隐居华山台观,与周围的人们交流思想,提出远贤近佞轻赋重赏之策,最终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