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在自然之中徜徉代表着道家的精髓
白玉蟾,公元1194年至不详出生,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道士,其真实的卒年在学界中有多种说法。白玉蟾原名葛长庚,是白氏继子的孩子,因此又被称为白玉蟾。他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和神霄散吏。
据史料记载,幼年的他聪明过人,对九经深入研究,还擅长书画和诗词创作。在童子科考试中,他以十二岁的年龄就考出了好成绩。此后,他更加专注于玄学的学习,并且四处寻访名师,从惠州遇到了泥丸真人,在罗浮山接受了金丹火候之法。随后,他隐居武夷山,最终得道,被尊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紫清明道真人的修行路上,也曾师事陈楠九年,之后游历天下传播丹道。他不仅精通内丹,还掌握雷法和符咒等各种修炼方法。在他的理解里,内丹修炼是基础,而雷法与内丹相结合才更能显现其效力。他认为心是修行的关键,无论是符咒召役还是其他修炼方法,都必须依靠内心的高尚来支撑。
紫清明道真人的著作包括《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以及其他多部作品,其中《四言诗帖》是一幅其草书作品,以墨色写就,每一行都蕴含着深邃而宁静的情感。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心灵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