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紫贤真人薛道光如同道教中的明灯照亮了众生之路
薛道光(1078-1191),字式,号道源,以陕府鸡足山人称。为南宗三祖之一,被尊称为道光紫贤真人。起初是一名僧人,法名紫贤,民间传颂其毗陵禅师之称。在云游四方的过程中,他曾在长安留居开福寺,与修岩、环等高僧交往。当他偶然观察到桔槔运转时,不经意间领悟到了某些深奥的真理,从而撰写了著名的赞歌:“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槔说尽无生曲,井里泥蛇舞柘枝。”这首诗深受二老赞赏,他们认为薛道光不仅机锋敏捷,而且对宗教知识也了如指掌。
由于六祖慧能悟性的启示,他决定继续寻找黄梅传法的秘密。他相信这些智慧远超个人理解,因此展开了艰难探索。在崇宁五年的冬天,当宋徽宗尚未即位时,薛道光在眉县青镇的一座佛寺内聆听讲解。正当此刻,一位来自扶风县的八十有五岁高龄但依旧神采奕奕的道士石泰走进了这个地方。当晚,他们在夜色中进行针线活计,这一场面让薛道光认识到石泰绝非普通人物。
通过巧妙引述张伯端诗句来试探石泰,薛道光最终被证明是真正了解张紫阳的人。这使得他大彻大悟,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此后,他正式拜访石泰,并请求成为他的弟子。但就在此时,有人担忧这一选择可能会遭到宗教方面的指责,而导致他们之间产生分歧。不过,在坚定地表达自己追求真理不畏惟恐世俗偏见之后,这种顾虑逐渐消失。
随着时间推移,即绍熙二年(1191)的时候,薛道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修行目标——达到“丹成”。他的生命旅程总共持续了一百十四岁,他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包括《丹髓歌》、《还丹复命篇》和《悟真篇注》,这些作品至今仍影响着南宗内丹思想的发展。而他的生活哲学和修行经验,也被后世广泛传颂,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灵指导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