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自然中的十大道家人物语录
白玉蟾,公元1194年至不详出生,可能在福建闽清或海南琼州(今海南琼山),其祖籍则为福建闽清。幼时聪慧,精通九经、诗赋书画,并曾于童子科中取得好成绩。长大后,他的志向转向玄学,遍访名师,以求深入学习。他最终在惠州遇到了泥丸真人,从而掌握了金丹火候之法。在武夷山得道后,他被尊称为紫清真人。
白玉蟾是南宗第五代传人,也就是所谓的“南五祖”。他创建了内丹派的南宗道教社团。飞升之后,他获得了“紫清明道真人的”封号,被世人尊称为“紫清先生”。
他曾师事陈楠,一同流浪天下,最终在罗浮山继承了陈楠临终留下的遗命。在他的游历中,有时他像疯子一样行走,有时又像是坐着野蛮的人,有时候又像是醉酒的人,还有的时候好像是在睡觉或独自站立。他哭泣和笑声也随之而来,如同失去理智一般。
白玉蟾在嘉定年间曾被召到阕,对御旨表示同意,并被命令建立太乙宫。随后,在嘉定十年期间,他收养了彭耜和留元长。在十一年的一次仪式上,当宁宗降旨给予御香时,白玉蟾代表国家主持了一次国醮仪式。此外,在九宫山瑞庆宫,也有一次类似的国醮仪式。
他的学问渊博,不仅涉猎三教,还贯通九流。他将佛家与理学结合起来,同时以《易》学阐述内丹法。他认为修炼需要知道如何停止思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悟到宇宙生成论以及精、气、神修炼的秘密。
除了内丹及雷法之外,白玉蟾还擅长大洞法箓,以及斋醮科仪,但尤其以神霄雷法著称。当谈到符咒召唤神灵的问题时,他认为灵验程度取决于行法者的内心状态,而非符咒本身。他强调通过内炼修炼基础,再结合雷法,这样可以提高修炼效果。
关于内丹理论,他认为隐藏在丹田的一个宝贵东西,就像雾一样轻盈,又如烟般淡薄。这意味着先要修复身体,然后再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他将道教的修命术与佛家的养神方法融合,使得他的内丹学说具有独特性格,与张伯端等其他名士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作为金丹派正式创立者之一,其影响力非常巨大。同时,他还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没有娶妻并且致力于自己的修行生活。一生中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他对内部观点和哲学思想的探索,其中包括《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还有由彭耜编排的大量文集及诗歌作品。而一篇名为《四言诗帖》的草书作品,则显示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