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是谁他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吗
陈抟: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吗?他是五代宋初时的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功修精深。在中国中古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他的传记资料比较零散,且陈抟祖师睡功图真伪掺杂,加上著述大多散佚,难以搜集,对他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陈抟出生是个谜,《群谈采余》中有一段神话般的描述:“陈图南,莫知所出。有渔人举网,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携以还家,将煮食之。暨水初热,大雷电绕室震动,使渔人惶骇,将物掷地,则衣裂儿生,是从渔人姓为陈名为抟。”而亳州一带流行“十里荷花出陳抷”,亦未提及他的生身父母,但故事的温馨感觉和《群谈采余》近似恐怖的描述反差较大,其神话色彩也较浓。
毫州还流行陳圖南(陳披)的生日為農曆十月十五日,每年逢是日當地要舉行庙會,以表示對這位「老祖」的景仰與怀念。但是关于他的确切历史细节,我们仍然缺乏足够信息来进行详尽考证。
据记载,他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享寿118岁。而关于其生活的大致年表,有如下记录:
871年 出生
888年 受唐僖宗光启四年的召见,被赐号“清虚处士”
918年 上武当山寻找道者
931年 去京城应考进士,不第后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937 年 返回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并著有《胎息诀》、《指玄篇》
939 年 游峨眉山讲学,被尊称为“峨眉真人”,并著有《观空篇》
后晋末期,与同道者隐居华山台观
后周显德三年受赵匡胤召见,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但不仕,并赐“白去先生”
建立宋朝后避忌官职,最终在宋太宗咸平元年的承认下,在华山免收赋税
至今,在华阴县仍保留着与其相关的地标,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院”和“希夷峡”、“避召崖”、“博台”、“五龙潭”、“寿山石书法等遗迹,以及安岳县城东南3华里的云居山南,即盗贼将仙尸回普州葬埋之处。此外,还有一说认为他出生于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陈竹园村或安徽毫州市十八里区十二里乡陈庄村4号地点,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真正的故乡是在四川安岳县龙台镇龙西,这种说法更具争议性。
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于这个被誉为道家的创始人的人物了解依旧有限。他的一些作品,如《龟鉴》,《心相学》,以及其他有关养生的文献,都显示了他极强的心灵修养和对自然哲理深刻理解。然而,由于这些作品中许多内容已散失,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零星记录来勾勒出这位智者的轮廓。这份复杂又神秘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同时也激发了无数研究者的好奇心,让他们不断追寻答案,从而推动了更多新的发现和理解。
因此,当我们提到「希夷先生」时,我们既是在纪念一个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也是在探索一个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充满智慧光芒的人类故事,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如何塑造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更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生命意义、世界秩序以及个人追求自我完善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作为历史研究还是文学创作,“希夷先生”的形象总是会引起人们深思,并激发他们去探索更多未知领域,从而推动人类知识体系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