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自然界中的道家最强者
白玉蟾(公元1194年-?),本姓葛,名长庚,为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或福建闽清,一说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书画,并曾举童子科。长大后因“任侠杀人”而亡命至武夷山。
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在武夷山得道,被尊为琼绾紫清真人。他师事陈楠九年后游历天下,最终隐居著述,以传播丹道为志。嘉定中期,他曾被征召主持国醮,但因其内丹学说与外界观点相悖,最终失去了官职。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融合了佛家、理学以及《易》学思想,他认为修炼要达到“三般物”的保全,即精、气和神。他还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同时结合雷法和符咒术,使得他的修行方法独树一帜。此外,他对五代以后的方术有较大影响,并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之一。
他著有多部作品,如《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并且留下了一些墨迹如《四言诗帖》,这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深入研究内丹之术的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他的生活中,不论是在行走江湖还是在修炼道法,他都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一面,是一位真正掌握了玄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