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尹喜真人圣诞广布道德澹然无为清虚自守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我想修道怎么入门在社会的喧嚣中寻找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巨无上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他自幼便对古籍充满研究热情,精通历法和天文学,对秘纬也颇有研究。他的视野宽广,无所不知。大度恢杰,不拘小节,不修俗礼,以损身济物为己任,不求闻达于世。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尹喜看到了天下将要大乱的局势,便辞去了大夫的职位,请命担任函谷关令,以此隐居于下僚之中,静心修道。这段经历使他被尊称为“关尹子”。道教中对他极为推崇,将他尊为“尹喜仙师”、“金日古博济世开化天尊”、“昊天金阙玉清上相都仙主”。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了关令尹喜曾是周的大夫,也是老子的西游时期见过的人物。当老子经过函谷关时,紫气浮动在空中,被老子识破其身份,因此得以授予《道德经》。这部著作后来被称作《关尹子》,成为了道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除了这些事迹外,还有关于尹喜与会蜀地后隐武当悟道的心印道德而清虚自守的一些传说。在南宋时期,有一本名叫《舆地纪胜》的书提到:函谷关令尋喜曾是周康王的大夫,他因为预见到老子的到来,所以辞官隐居。他在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的石室里修行,并留下了一些神话故事。
另外,《庄子·天下篇》也有提及至高无上的智慧:“芴乎若亡,寂乎若清”,表明了他的内心世界深邃澄明。此外还有很多诗歌和文献记载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如元·罗霆震呤《尹仙岩》诗中的描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最后,在元顺帝至元三年(1266年)加封“文始尉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显示了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