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明贵老道长道家传承人物在社会中的光辉 footprint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明贵老道长的羽化登真,正如同他一生中不断传承与弘扬的道家精神。虽已两年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慈祥、智慧、幽默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却依然在人们的心间挥之不去。
张明贵(1931-2016),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以希仙子为道号,是白云山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他不仅是一位宗教界的爱国人士,更是社会活动家,深受党和人民喜爱。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曾担任全国多个职务,包括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陕西省政协委员会委员等职位。
自五岁许身于道门,一直到十一岁正式禅师接受学业,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1951年,他云游三边延绥,广泛传播并弘扬了道法。在此之后,他又携带着旨意赴京斗智斗勇,将混元教赶出山门,并在回乡期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改革开放后,他响应政府号召返回白云观,从事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还曾担任佳县政协委员及榆林市政协委员,为推动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还组织筹备成立了陕西省及榆林市两级 道教协会,加强了本土宗教学术交流。
张明贵老人的生命轨迹充满传奇色彩,如他前往英国交流讲学,被《独立人报》誉为“东方神仙”,以及成功举办六次“白云山论道”活动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这位高僧也以其多才多艺著称,不仅撰写出版过许多书籍,还策划制作了一些影视作品,如武侠电影《白云山传奇》和古装晋剧《白云真人》,展示出了他的艺术才能。
尽管已经羽化,但张明贵老人的精神仍在继续激励着后世。他的一生是对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大力保护与弘扬,也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引领。而今,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朋友、师长,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