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明贵老道长儒释道代表人物在社会的足迹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年前,白云山白云观的张明贵老道长以高龄羽化登真,离我们而去。时间荏苒,岁月匆匆,张老那慈祥的面庞、矫健的身躯、爽朗的笑声、飘然的银须、睿智的话语和幽默的谈吐,在我们心中如同永恒不朽。
张明贵(1931-2016),原名张增庆,以希仙子为道号,是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他不仅是白云山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一位著名宗教界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在他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多方面的人才与贡献。他曾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陕西省政协委员会第七届至八届委员等职务。
自五岁许身于道门,一直到11岁正式禅师,他在1951年云游三边延绥,1957年携旨赴京斗智斗勇,将混元教赶出山门。改革开放后,他响应政府号召返回白云观主持日常事务,并参与筹备成立了陕西省道教协会。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担任过佳县政协委员,还组织筹备成立了榆林市道教协会。
张明贵老先生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抢救挖掘整理道教文化遗产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他著述出版了多部书籍,如《白云山道志》、《白云山道乐》、《一鳞半爪》、《山野流萤》、《艺苑拾萃》,并策划制作了一些影视作品,如武侠电影《白云山传奇》,大型古装晋剧《白云真人》,宗教文化纪录片《感怀之旅》,电视散文《感悟这座城》等。
他的生活充满了对农业劳动对教育工作以及对国家和信仰的事业致力于奉献。无论是在耕耘土地还是修炼内丹,无论是在讲台上授课还是在朝堂上发言,都展现出了他的深厚功底和卓越成就。在他去世时,被誉为“东方神仙”,其德高望重,在中华民族及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