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明贵老道长道家智慧在社会的光辉足迹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年前,张明贵老道长的羽化登真让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祥的老师,一位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艺术才华的朋友。一想到他那慈祥的面庞、矫健的身躯、爽朗的笑声,我们就不禁心生感慨。他是一位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的著名道士,白云山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
从5岁开始,他便许身于道门;11岁时,他正式拜为禅师。1951年,他云游三边延绥,广泛传播经典,弘扬道法。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混元教被赶出了山门,而且他还曾执教鞭、登讲台,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工作。
改革开放之初,当政府号召回归宗教界时,他立即响应,将精力投入到管理白云观中,并在1983年遍访名山宫观,以此切磋交流。此后,他不仅筹备成立了陕西省道教协会,还成为佳县政协委员以及陕西省政协委员。
1996年,他赴英国进行交流学习,在那里受到《独立人报》的赞誉,被称作“东方神仙”。他组织成立了榆林市道教协会,并成功举办六次大型“白云山论道”活动,为其它地方树立了榜样。此外,由他主导成立的人民乐团也成为了宣传和推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张明贵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抢救、挖掘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对于将这些宝贵资源带给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出版过多部著作,如《白云山道教志》、《白云山道教音乐》等,并策划制作了多部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小说及电影作品,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欣赏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脉。
他的生活充满了对农业劳动、中医养生的热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他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德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存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中华民族自豪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