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王嗣琳道长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在古籍中的踪迹

王嗣琳道长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在古籍中的踪迹

他,俗名王碎五,号得一子,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他在幼年时就开始学习书籍,但在十二岁时便辍学跟随父亲经商。尽管如此,他的情怀淡泊,以道为心。在22岁的时候,他决定弃俗出家,进入龙门洞道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师父冯高德,并被赐予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王嗣琳住在西安的八仙宫,那时候他参加了赵理忠高功主教的冬季研讨会,同时也帮助八仙宫磨米。在完成每天两斗磨米的任务后,王嗣琳和其他同道友们一起学习经典教义、阴阳术数以及《易经》。他们常常使用“奇门遁甲”来解答人们的问题。

1942年,王嗣琳回到了龙门洞,与高功闫理孝一起学习全真高功秘法和斋醮科仪。此外,他还从傅高善处学到了《皇经》的诵持之法。此外,他还请教了老修行及中医名师深入研究中医医学,为乡里的人排忧解难尤以儿科及针灸有很大造诣。

1950年之后,王嗣琳住在楼观寺,一心致力于修身养性,对物质欲望保持克制。他悉心研习丹经、子书、《群仙要语》以及《龙门心法》,这些都始终伴随着他。这期间,他不仅授课给道友们,还教授他们《皇经》的法则和高功秘法,这让所有的同道伙伴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尊敬。

1978年的宗教政策放宽后,王嗣琳返回到龙门洞道院担任知客。他与众多同胞共同努力,不断整饰殿堂并重塑神像,以确保香火不断;认真地进行趣味活动以养元初积累功德。他还参与了多次重要活动,如楼观台说经台神像开光、华山玉泉院神像开光,以及主持了一系列重要的斋醮活动,为当地的道教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1年的春天,由于杨嗣真的请求而主持了楼观台说经台神像开光,而夏天则是因为李信志请求而主持华山玉泉院神像开光。在那一年秋天,由邀请而去到玉泉院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斋醮,并且捐出了自己珍藏的一些全真高功秘籍等文本,使得当时缺乏相关资料的情况得到改善,也为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境内 道教文化 的恢复传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1983年的秋季,又一次回到楼观台水陆超度斋醮胜会,并举办了一场新的斋醮活动。而1984年的春季,再次应邀前往华山参加一场盛大的法事;同样是在那个秋季里,当看到需要一个正式的地位来指导和维护这片土地上各个地方寺庙中的宗教学问时,他建议并敦促田嗣舜监院领导在龙门洞举办一次特别的大型斋醮,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匪浅。

1985年的春末夏初期,由于自己的提议与推动下,在龍門洞下院藥師閘進行修復工作。当这个项目初见成效后,因身体原因再次隐居千阳县青崖洞继续深化自己的修行,同时施舍茶叶药品广结善缘,被乡亲称赞无比。在此之前,即四月份的时候,因为受到陕西省道协组织筹备工作所影响,便共同商议如何将陝西地區傳統宗教發展與未來方向规划好,而後於八仙宮擔任開幕式時引領眾人舉辦祈福慶祥大齊勝會,使得儀礼更加完美细腻,让所有参拜者都感到震撼感动。

最后,在1986年的仲夏前夕,因健康状况恶化而由其徒弟负责照顾并安排住进樓觀台疗养,最终因劳累过度於農曆九月十一日七時羽化登真圆满结束生命旅程,比起原有的72岁年龄早逝三岁,其遗体归葬於樓觀知事坟墓间。

标签:

猜你喜欢

古代道家 拥抱简朴追求内...
简朴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是对物质和精神世界双重追求的平衡之道。在这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繁华所迷惑,忘记了简单的美好。因此,拥抱简朴,不仅能...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 慈悲的极致之境...
在这片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里,有着一种力量,它不以强权为依归,不以利益为驱使,而是源自一颗纯净的心灵,那就是慈悲。慈悲,是人类情感中最温暖、最深沉的一种...
中国道教十大元君 悟在天成意思人...
人生的智慧之歌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人可能会把这些感悟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甚至是教导他人。而我想说的,是关于“悟在天...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 念九字真言晚上...
我是怎么被一句古语绕住了? 记得有一次,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念九字真言晚上不能念。”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它却像是一道智力题,挑战着我的理解和想象。起...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