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道家思想的高师王嗣琳在古籍中探寻灵石之谜

道家思想的高师王嗣琳在古籍中探寻灵石之谜

王嗣琳,一个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物,他的故事就像一本古老的书,记录了他从商到出家的经历。1914年3月15日,一位名叫王碎五的普通人在陕西省的一个小县里出生,他的童年充满了读书和学习。但12岁时,他放弃了学业跟随父亲经商。尽管如此,在他的心中,道教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

22岁的时候,王嗣琳决定放下世俗之事,从商人的身份中解脱出来。他投身于道教,将自己的法名定为嗣琳。在龙门洞的一所道院里,他遇见了一位师傅——高德,并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的修炼训练。

1938年秋天,王嗣琳来到了西安八仙宫,那里的冬季学堂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其中包括赵理忠和高功主教。在那里,他不仅完成磨米这样的日常工作,还与同伴们一起学习各种知识,如阴阳术数、易经以及奇门遁甲,这些都成了他解决疑惑和回答问题的重要工具。

1942年,当他回到龙门洞时,与另外两位高德闫理孝及傅高善共同学习全真高功秘法,以及斋醮等仪式。此外,他还请教过几位老修行者和医生,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并且因为其儿科治疗及针灸技术而受到人们赞誉。

1950年的春天,王嗣琳又回到了家乡,但这次他选择隐居并专注于研究丹经、子书、《群仙要语》以及《龙门心法》。他也教授这些知识给其他道友,而且他的教学非常受欢迎。

1978年的宗教政策改变后,王嗣琳重返龙门洞作为知客,为该处整修殿堂、重塑神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保持香火,也通过认真兴趣培养元初,以积累功行之德展现出了极大的责任感。

1981年至1986年的多个年度里,尽管身体状况有所变化,但王嗣琳依然被邀请参加各种重要活动,比如开光、主持斋醮胜会等。这期间,他还帮助出版了一批珍贵的道教经典,对当时缺乏相关资料的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的春天,由于药王洞需要修复,King Hsi-lin带领大家进行募捐并亲自承担劳动。他虽然疲惫,却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恢复了那座古老的小庙。随后他选择隐居青崖洞继续修炼,同时施茶舍药以助众人,而民众对他的敬仰越发加深。

最终,在农历九月十一日七点钟,那位曾用虚无为心、精诚待人的人物羽化登真,不幸辞世,但留给我们的是一段令人敬佩的人生故事——一个致力于传播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的人类形象。

标签:

猜你喜欢

有道家风范的人物 用.........
拖延的代价:如何在“用点力”时保持动力不减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任务和责任。有时候,工作量增多,压力也随之加大。在这种情...
道教十大名人 生于无所心之本...
一、生于无所,心之本真 在哲学的深渊中探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奥义,我们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无...
接引道人 末世军嫂的随身...
随身空间军嫂来自末世 在一个已经被毁灭的世界里,人们不再担心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是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这个时代的英雄们,不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还需要一套...
道家以什么为中心思想 无欲则刚如何让...
在这个充满魔法和神秘的世界里,幻想与现实交织,构建出一个既奇妙又令人难以捉摸的空间。这里,每一次预兆都如同暗示一般轻拂过人心,让我们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变化,...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