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始人是谁高师王嗣琳探寻古籍答案
他,俗名王碎五,号得一子,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他在幼年时就开始学习书籍,但在十二岁时便辍学跟随父亲经商。尽管如此,他的情怀淡泊,以道教为心,并于22岁弃俗出家,在龙门洞道院师从冯高德,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他常住西安八仙宫,并参加了赵理忠高功主教的冬季学习。在完成每日两斗磨粮任务后,他与同道友们学习经典和神秘术数,如《易经》,并常用“奇门遁甲”来解答人们的疑惑。
1942年,他返回龙门洞,师从高功闫理孝学习全真高功的秘密法门及斋醮仪式。此外,还请教了中医名师深研医学,为周围的人排忧解难,以儿科和针灸尤其有造诣。
1950年后,他居住在楼观台,生活简朴、清净。他悉心研究丹经、子书、《群仙要语》及《龙门心法》,并授予同道友们《皇经》的法则及高功秘法,他们都尊敬他如父。
1978年宗教政策开放后,他回到了龙门洞道院担任知客,与同僚们一起整修殿堂、重塑神像。他认真地管理香火事宜,以严肃之举增强神威;认真地讲究趣味,用以养元初积累功行之德。
1981年2月,他主持了楼观台说经台神像开光仪式;3月又主持华山玉泉院神像开光。同年的秋天,他还在玉泉院举办了陕西道教的忏悔活动,将珍贵的全真高功秘籍等文物献出,为当时缺乏教材提供帮助,对西北地区道教文化的恢复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1983年的10月,又应邀主持楼观台水陆超度斋醮胜会,并举办了一次忏悔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无论是被邀请去华山还是回到龙门洞,都不断地参与各种宗教活动,不断推动着当地宗教学习和文化发展。他不仅是一位虔诚信仰者,也是一位慈爱和善良的人,对待所有人都一样,没有区别,不分彼此,只要有人求助,就会尽力帮助他们。如果有人向他求学,就会毫不吝啬地分享他的知识,让他们免受劳累之苦。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当局修复了他手中的五所庙宇,其中徒弟近百人。而且,这位伟大的人物入室有五个弟子,他们分别是任法融、李法科、陈法永、闫法旺以及林法贞,而这些弟子继承并教授给其他徒弟包括任法玖和陈 法永等人的整个系统内涵,从而使得这一传统能够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