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正道长商洛天竺山的隐世圣者道教人物地位排名之冠
张至正,道号安连子,是全真龙门派的第二十一代传人。出生于1900年5月4日,羽化于1980年8月14日。他祖籍陕西省丹凤县竹龙关张家园,有着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在他未出生前,其父母曾求神许愿,如果晚年得子则夫妇双双出家修道。
1921年春季,张至正与其父母来到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在那里,他白天劳作、晚间研读经典,以求深入理解修道之奥秘。他的师傅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吴道长。在吴道长的悉心教导下,张至正对道教理论、医学以及内丹养生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促进天竺山道教事业的繁荣发展,张至正与众多同僚们共同努力,不遗余力地修复和建设了铁瓦殿、云盖观等重要建筑。此外,他还提出了在本山新建一座大型 道场,以便更多的人能够在此修行。他带领了一群弟子前往一个偏远而荒凉的地方,那里四面环绕着崇高的大山,大树参天,小溪潺潺,一片繁茂之景。但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庙终于矗立起来,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双峰观”,又名“铁钟坪”。历时十几年的时间中,他创办了八个殿堂塑造了许多神像,并建立了一百多间房屋和住院人员达一百多人,使得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被誉为该庙宇开创者。
除了这些成就以外,张至正还是位精通医术的人,无论是何种疾病,只要他施以药方,便能奇迹般地治愈。无论贫富贵贱,都不分彼此,只是默默奉献,从不索取回报。他告诫弟子说:“想要修炼仙境,最先要做好一个良好的凡人。”他认为,“法”乃是信仰核心,对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原则,然后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体验去领悟这份本质品质,最终才能达到与自然合而为一。这位伟大的宗师极其重视清净修持和守戒,在他看来,为追求真理而存在,就是要坚守黄老清静无为之理,与自然相融合;戒律则是向往仙境的一条道路,它能让我们言行端庄,不染世俗尘埃。
1937年,当军队转移途径商洛时,由于战乱混乱,一支300余人的队伍因迷路失散,而后被发现正在逃离汉口前往延安。当他们来到天竺山时,他们遇到了热情接待并保护他们安全的小庙住持——張至正。这位智慧勇敢且忠诚的宗师将李先念及其他战友藏匿在“月亮洞”中半个月,让他们顺利通过危险区。临别时,他们留下照片作为纪念,这段经历加深了两人的友谊,并且让李先念等人铭记这一美好瞬间。
然而,就因为接待这些英雄人物而遭受屈辱,但即使如此,他从未表现出丝毫怨恨直到生命尽头。而当他弥留之际,却仍旧强调:“作为一个宗主首先应该爱国,然后才能谈论爱教。”这些简单朴素的话语透露出他的爱国赤诚,以及对于国家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牢骚价码,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保持初衷不变。
1956年,他代表商洛地区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并于1957年被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在1960年代错判并被关押16年的艰难岁月,使得他的精神更加坚定,在监狱中不断研究内丹术。一旦政策开放后,他的事案得到平反,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庙居住。尽管遭受磨难,但这位可敬者的信仰依然坚定,如同火焰一般永燃不熄,是每个寻找灵魂指引的人都应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