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道医李静甫江湖传说中的道长传奇
他,是华山近代首任会长,带领道众自力更生,使华山道教道脉延续下去,严守规戒。李静甫会长,俗名李文龙,生于1910年,浙江东阳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三人,家境贫寒。后为报效祖国参加了国民军,在陕西冯玉祥部队当了医务兵。
1942年,他随部队到西岳庙,因看到的壮志难酬。后于华山东峰出家,在纯阳观修道。在师父雷清志的教导下,他深入学习经典和医学知识。由于他的聪明好学和勤奋,他深得师父喜爱。
他还爱好学医,对“自古医道不分家”有着深刻理解。1944年,他开始从青柯坪灵官殿的周至斌道长那里学习医学。这段时间里,他边学边挖掘道家医学知识宝库,不断提高自己医术水平。
华山本身就是一个药材库,其中细辛坪产的细辛历代皆为上奉皇帝贡品。多年居住在华山对中草药材知识掌握极为丰富。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将采集到的药材以古传秘方加工炮制成中成药,为病人治病。
他研制的膏药很是神奇,不管病情如何严重,只要敷上就立即见效。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醫德高尚,在华山五十余年内,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在这里,他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
1980年,与同行共同编写《华山药物志》,全书共收集了中草药标本九百二十六种,其中包括他采集的七百多种。此书1985年出版,被发至各地,现在已成为祖国医学上的瑰宝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 华阴县派来的工作组提出将各庙现有的法衣、经卷全部清理烧毁时,他挺身而出予以阻止,但最终仍被迫销毁许多珍贵文献。但他的坚持正义的大无畏精神至今令人敬佩。
结束后,被推选为华山市区会长,以身作则积极贯彻党宗教政策,加强了领导能力。他先后修葺了玉泉院、仙姑观等多处重要建筑,使整个面貌焕然一新。而尽管退休后的生活依旧充满挑战,这位老人的心却始终怀抱济世活人的愿望,为患者治愈疾病并且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简单生活方式,即使是在2009年的春天,也有人为了感激之情送去米面和生活用品,但这位伟大的老者却毫无保留地将它们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且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一份善举,最终在那一年四月四日(丑三月初九),这位伟大的老者也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和恩惠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